番外二||墨桐的身世之疑(2/2)
这故事的字字句句墨桐都了然于心,在心底藏了十年,以为自己早已模糊忘却。
可现在听秦琛用说书的口吻娓娓道来,声声扣人,思绪仿佛又回到了被送离王府,逃避浩劫的那一日。才发现用年幼时听来的只言片语拼凑出的所谓真相,原来一直都在肺腑中酝酿发酵,那浓厚的瘴气已经快要撑破这个躯体了。
不妥?
皇上命当朝丞相彻查此事,竟牵连出了玌亲王与季嫔的私情。调查最后,以玌亲王犯上作乱,私通外族谋朝篡位的罪名结案。天子震怒,把玌亲王府中,上至王妃,下至马夫,上百人株连九族,玌亲王一脉彻底被灭了门。
墨桐无力地摇了摇头,轻吐出几个字。秦琛听不清晰,却瞳仁骤缩,弯腰伸手按上了墨桐的肩,往日对墨桐的温声细语,竟变得有些严厉。
秦琛说罢,笔直地站在墨桐跟前,神色凝重地俯视着已经脱力跌坐在椅子上的墨桐:『秦某所说的,可有不妥之处?』
赢奉十一年,季安族再次作乱,皇上盛怒之下亲自领兵,砍下了季安王及其长子的头颅。季安族人四散逃亡,季安王国彻底崩塌。皇上班师回朝,不知为何想起了冷宫中的季嫔,竟提着季安王及长王子的头颅去见季嫔。季嫔怒火攻心,失了心智,欲刺杀皇上为父为兄报仇。但皇上早有准备,侍卫们及时把季嫔拿下,收入天牢。
从小在玌亲王府中长大,对于深宫之中的生母,珉玦儿并无太多印象。只记得她眼侧的那一颗泪痣与他如出一辙。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玌亲王爷待他亲厚,虽为护其身世,未曾允他叫一声父王,但王子的锦衣玉食,起居侍奉,君王的礼节传道,治世授业,全部从未亏欠半分。玌亲王膝下无子,珉玦儿自然是王府中最受宠的。
但因季嫔的孩子一直是没有名分地秘密抚养,并不在王府名册之上,万幸之中逃过一劫。玌亲王事发前把孩子托付给了王族中最年轻也最与世无争的恭亲王,也就是当时年仅十三岁的十八王爷,而与恭亲王素来交好的萧大人得知后,便辗转收养至萧府,改名为墨桐,让他成为了萧少爷身边的书童。
『平日里秦某讲的奇闻轶事,墨桐公子总爱究其本源,探明真相,容不得一丝情理不通。可为何对于此漏洞百出之事,公子却默不作声了十年?』
哪里来的不妥。
东窗事发之前,玌亲王便早已打点安排好一切,把他送到了十八王爷的亲信手上,因此他记忆中并未留下任何可怕的灭门惨状的景象。但珉玦儿却知道,他生活了六年的玌亲王府,尊爱的玌亲王爷,以及那群照顾他的乳娘和侍女,都平白从这世上消失无踪了。
这名孩儿被取名为珉玦儿,虽未曾点明,但王府上下皆知,此名与玌亲王一脉相传,珉、玦、玌皆为美玉之意。王府中有下人受不住严刑逼供,向当时主审此案的丞相透露了珉玦儿的名字,丞相下令追查叛党余孽,一旦查到,格杀勿论。却由于孩子已经几经转手,隐姓埋名,因此从未追查到萧家头上。此案一经十年,早已成了悬案,此名也成了禁名。』
墨桐一直认为,正是因为自己有着那般优渥的童年,以及被王爷和萧大人相救的幸运,自己才能安然忘却上一辈的恩怨前尘,每日栽花种草,尽心侍奉萧家,只一心回报救命之恩,活得无忧无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