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划桨,人妻光着屁股趴在船栏上,我是唯一的舵手(2/5)
张经理把手里的“纪念品”看了一会,就说:“我就以你送的”玉凤笔筒“作上联——丹凤朝阳双飞艳——我这里的‘丹’,是指红色的凤冠,不是只有一只凤啊。我后面的‘艳’,是指颜色艳丽……”。因为是口述,不见文字,张经理就贴心的做了解释。
夏珠想了一会,就有了下联——“双龙腾飞绕玉梁”。
夏珠不服,问张经理为什么扣这么多。
停船靠岸,四人开始吃午饭。饭后各自小睡一会,下午相约去逛“宝轮寺”古刹。
张经理见夏珠想得认真,也就不愿破坏夏珠仔细思考的心思。
张经理在街上转了一圈,勉强选中一个“玉笔筒”。“玉笔筒”通体翠绿,做工还算精美,中间筒体雕有花纹,两边是两条腾飞的玉龙。
张经理把游船从他们的船头划过,叫他们跟着自己,就会看到刚才运动男女的背影。
张经理一看,也是“玉笔筒”,只是那雕有花纹的筒体两旁不是两条飞龙,而是两只展翅飞翔的玉凤。
“哥,这次你猜到妹的心之所想了吗?”夏珠见张经理说“好”,微笑着问张经理。
“那你对个我听听……”夏珠虽然心服,但没有轻易的放过张经理。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个阳,是个‘圆’的。我取了笔筒主题这个筒的横切面……”张经理口里虽然这么说,心里却在想:夏珠啊,你怎么这么单纯?竖着的“笔筒”不就像男人竖着的“阳具”?我这里的“丹凤朝阳”是一语双关,你只理解了我的第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是暗指你给我做口活,你怎么就不懂呢?
听张经理这么回答,马奇和唐雪觉得好奇,直朝他们划过去,还同声问:“在哪儿?我们怎么没看到?”
回来路上,张经理拿着夏珠送他的“玉凤笔筒”,对夏珠说:“我们来做文字游戏,胡诌个对子什么的,好吗?”
夏珠承认,她对的是不太工整对仗……
夏珠就对张经理说:“哥,你等等,我也去挑件纪念品。”
张经理想了想说:“只要我的分高点,就算我赢啊。”
“那你的‘阳’在哪里?”夏珠作为“考官”把关挺严,很是认真。
张经理故意改得很严格,只给她打60分。
一会,夏珠就向张经理走去,把她选的纪念品递给张经理。
张经理问她是不是?夏珠这一次没有脸红,看着张经理点了点头。
夏珠点了点头。她没想到,张经理早就想好对策。
马奇和唐雪紧跟着两人的游船,追问说:“在哪儿?在哪儿?”
张经理说:“我们是夫妻,我还手下留情了,不然,你都不及格。”
四人虽非佛门中人,亦不敢造次,开始撞钟击磬,上香许下各自都不愿说的心愿,好好游玩放松一番。寺外是一条小街,有许多兜售“纪念品”的小贩。
张经理想到,和夏珠在这里相聚,亦属有缘。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来共枕眠”。张经理与她三日的“夫妻”,虽未修上千年,却有同枕眠的缘分。他决定买一件纪念品送夏珠留念。
“好,好!”张经理送夏珠玉龙,夏珠回送他玉凤挺有意思。
“宝轮寺”乃佛门圣地,请修之所。
张经理把“玉笔筒”送给夏珠,并说明日匆忙,担心没有时间再买其他纪念品。
夏珠看着张经理,高兴的点了点头。
张经理说:“你的“双龙”对我的“丹凤”挺好;“腾飞”对“朝阳”勉强,但用“绕玉梁”对我的“双飞艳”就太离谱。尤其是你只顾着“平仄”,把竖着的“柱”变成了横着的“梁”;再者“玉”在这里“直白”出来,也是不行的……”
夏珠转身冲张经理娇嗔的说了句“讨厌”,就羞赧的转过身去,张经理见她耳朵后面满是红晕。
好个夏珠,居然把我说的话都记得这么清楚!听夏珠这么说,张经理知道夏珠还有深意。他大胆猜测,夏珠一定把两人三日的“夫妻”,比做“龙凤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