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2/3)

    人在信仰缺失的时候尤其偏执。他特意午睡了一场,在四小时后请了假提前回去,想验证这人是否真实存在。他敲了敲自己房间的门,无人应答后推门而入——空无一人,许是已经出车了。床上干干净净,没有任何气味。

    他沉思未果。

    脑海里浮现出星星点点的蓝白光,他在草稿纸上大致将血迹呈现出来,在浏览了几个典型的插图后,大致确认了那属于呼吸喷溅血迹。他盯着草稿纸,陷入沉思。

    而他是属于典型的药味依赖者,在药店里待多久都不会厌烦,直到把自己的差别感觉阈限降到趋近于零为止。

    一个想法突然在脑中出现。

    同一个点……

    呼吸性喷溅星星点点,是从肺部喷出血迹,那就说明大概率是致命伤,也就是都来自于同一个点。

    权当是消遣了吧。他翻了一页,进入血迹分析篇。

    每一种血迹通过方向和速度等变量导致形状各不相同,那么其中一定存在着一定的线性关系或变式——

    他并非要伸张正义,对自己的安全更是无所顾忌,况且鲁米诺试剂只能检验出血的存在,无法确定时间。以房子存在的时间来看,说不定是上世纪的案子,房子结构可能都已经变了几番。可也许是因为每天上的课在他看来就是无趣的照本宣科,他就是对这些属于未知的挑战格外着迷。

    除了血迹,他还惦记着那个气味。那个气味他这几天再也没闻到过,早上是人嗅觉最弱的时候,醒来后四小时是最佳时期,却又在学校。看来只有在他适应黑暗之后才能捕捉到,自己又要看鲁米诺效应,索性把新买的灯泡闲置了。买了很多激光笔来找交会点也没什么进展,人是适应了黑暗,那气味却彻底消失了,仿佛只是他在精神濒死时给自己凭空幻想出的慰藉。

    这个味道很难引起他的反感,或许说,比药店里的药材味道更神秘更具有蛊惑力。即使这味道或许来自一个油腻大叔。

    方向倒是能判断出个大致来,但距离是个难题,一滴血从一米处掉落和从十米掉落,宽度差距都甚小,何况斗室的细微差距加上方向变量的干扰呢?

    衍辰作为“不正常”的中学生,淡淡地瞟了他一眼,决定换种思路。

    第二天,他照常去上课了。感觉自己死过一次之后,在众多复杂目光里也变得坦然起来。一切照旧,只不过摊在桌子上的书变成了刑侦学。说来好笑,让自己放弃自杀的不是人间有真情,而是一个未知的案件。

    书上讲道,每一块血迹都隐含着大量信息,不同的坠落速度、喷射方向都会留下不同的形状,简单介绍了几种血迹的由来。

    他跃跃欲试地又闻了闻,眨了眨眼,然后用力吸了一大口——这回却什么都没闻见,仿佛从未出现过一样。

    老师以为自己讲错了,吓得一激灵。

    若是能以血滴的长度和宽度计算出撞击角度和距离,就能知道血迹大概是从什么方向来,从哪里来。但是这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自己既没有工具,也不够专业。

    同桌看着他对血淋淋的图片渐渐露出欣慰的表情,更加坚定了换同桌的决心。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果用激光标出所有血迹在空中大致的溅落轨迹,让它们交会于一点,那么这个点,不就是血迹源点,也就是致命伤位置所在了吗?

    大致的方向……

    其间同桌瞄到自己书上插图——血迹对正常中学生来说已是骇人,况且那背景是白花花的尸体大腿和一地脑浆。同桌受了惊吓,又碍于课上不敢声张,疯狂地冲后桌挤眉弄眼,无声呐喊,口型是“救命”。

    他猛地一抬头。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