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8(1/2)

    瞥了他一眼,笑容有些得意:“朕就是你肚子里的蛔虫,你想什么,朕可都知道。”

    胤礽:“要让别人知道汗阿玛赏赐儿臣功劳,赏赐的是恭桶,多丢人。”

    “嗯,”帝王笑道:“这不是保成喜爱问朕讨要的吗?说出去是朕丢人,还是保成丢人?”

    胤礽:……

    我可太难了。

    “好了,你也老大不小了,收收心,”帝王轻叹道:“皇玛嬷近日身子不太好,朕欲多用些时间陪伴她老人家,政务上,还需要保成协助一番。”

    胤礽听了,乖巧无比地点点头。

    乌库妈妈身体一直都不太好,精力也大不如前,那是老人家年纪大了,老了,身体的生机在渐渐流逝,太医都说能活多久是听天由命,仔细养着也是近两年的事了。再好的太医,治的是病,不是命,汗阿玛理智上知道,感情上却还是难以接受的。

    胤礽知道的,乌库妈妈在汗阿玛心目中有特殊的地位,他们这些做重孙的,哪儿有她与汗阿玛祖孙两的关系亲厚。她老人家若是去了,汗阿玛会是最悲痛心伤的人。

    毕竟,那是汗阿玛从幼时起就相依为命至今的唯一长辈。

    话题有些沉重,胤礽知任何劝解都显得苍白,还不如乖乖地做好自己手里的事,帮汗阿玛抗一抗事业上的重负。

    太医说太皇太后心脏偶有不适,若感染风寒则不适增多,时常会头晕头胀,加之总喜爱吃甜食,尿液至甜,似是糖尿。胤礽想,可能是老人家年纪大了,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一股脑都来了,身体在慢性疾病中渐渐拖垮。

    要说历史上对糖尿病的治疗,唐朝时的孙思邈就提出了少食面食,运动锻炼。全国最好的老中医都聚集在太医院里,中医治疗慢性疾病,仔细调养多年,一切都是为了延长太皇太后的寿命。

    也许,显微镜在医学上的运用,能够带来新的希望呢?对于微小的钻研,也许能引领大清的医学进步到新的台阶。

    胤礽想到了这点,于是便轻声对康熙提了句。

    “让京城研究所研制荷兰献给你的显镜,若能制出更加先进的,那就再好不过了,制造出来的新显镜,先送去太医院吧!”康熙轻叹一声:“难为你想到这些。”

    虽然,即使派人去钻研微小世界,皇玛嬷也等不起了。

    “儿臣这就去办,”胤礽点了点头。

    康熙很快就打起精神来,与胤礽讨论了一番显微镜的运用。

    现在这时候,与其沉浸在悲伤里,不如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老人时间不多,那就多花一些时间陪伴,让她没有遗憾地放心离开。

    在能够努力的范围内做到最好,是帝王用自身经历教导胤礽的道理,即使那样很累,很孤独,也很需要一颗坚强的心来往前走。所有人都可以留在原地休息,唯独帝王不能。

    大清医学的进步,最初是为了延长太皇太后的寿数而起的,可惜的是太皇太后没有等到那个时候就去了,康熙却等到了。

    帝王亲自写下命令太医院以显微镜研究新医学的圣旨,最终却成了自己长寿的福报。

    在各国使臣之中,法兰西使臣与皇太子的关系最密切,狡猾的法兰西人率先到了京城,通过耶稣会士南怀仁的帮助获得了在大清的职位,甚至还有机会派遣两个人去外学之中教书。

    留在京城的荷兰使臣文森特可是眼热的很,出身英格兰皇家研究院的路易也表示了对法兰西使臣获得特殊待遇的羡慕,路易前来拜见大清皇太子,投其所好送上了英格兰皇家研究院出的显微镜。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