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2/2)

    “大姐,咱平时买两瓶保健品还得一千多呢,一个沙漏六百八十八还贵么?”

    “买一个时光沙漏,送一斤鸡蛋!数量有限,送完即止,先到先得啊!”

    在县城上学那些年,苏酥没少搭王大刚的顺风车回村,可以说是看着酥酥长大的,只是大学四年没见,有些不敢认人。

    把收来的现金存到银行卡里,五分钟的时间都没过去,银行卡就发来扣款短信。

    卖出100个时光沙漏,提成688元,苏酥觉得也是很客观的收入了。

    早年间黄溪村还没有名字时,返程政策下来,有人在城里已无亲属和房子,就选择在这里落户扎根,有人则是选择回到城里与家人团聚,离开的知青或其子女们还保留着与黄溪村人书信联系习惯,逢年过节时不时的互相寄个快递。

    第7章 奶奶威武

    “哈哈哈,那你可得抓紧了啊,叔还等着喝你喜酒呢。”

    这是每年寒暑假回家时,村里人碰到苏酥问到最多的问题,苏酥早就不会害羞:“没呢没找。”

    五分钟前进账6 8800.00元的银行卡,五分钟后,被系统扣的只剩下688.00余额。

    那会儿还没有四通一达的‘快递’行业,邮局是唯一能寄信的地方。十年前,王大刚子承父业,担起了给黄溪村送信的邮差一职。

    “我我我,还有我!”

    黄溪村地理位置偏僻,与县城有着二十多公里路程,又因人口不多,所以其他快递在这里都没设站点,只有邮局的人,每周定时来送一批信件或是快递。

    日入688,一个月就是两万多块钱,这可比一般刚毕业学生工资高出太多。只是苏酥心里清楚,一天能卖出去100个,不见得往后天天都能卖出去100个。

    “这样吧,我看叔叔阿姨们是诚心想买,我也是诚心想卖,”苏酥把左手的沙漏放到地上拿袋子铺好的垫子上,一脸真诚的说:“价格是不能再降了,但是我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些小礼品。”

    读中学的时候,苏酥在县城上学,偶尔月末早起赶车回家的时候,就能看到路边店铺门口偶尔会排起长队,听村里来接她的长辈说,都是些卖保健品的要开健康讲座,去就免费送几斤鸡蛋,听完‘讲座’的老人们多数都是带着大兜保健品回家。

    路过菜市场那会儿只是灵光一闪,没想到真有奇效。好在时光沙漏的功效经过验证,且手续齐全,不是骗人,和那些讲座有着本质区别。

    “王叔叔?”苏酥眨眨眼,在中年司机的示意下,走过去打开车门坐在了副驾驶。

    身后有人按着喇叭发出‘嘀——’的一声长鸣,引得苏酥回头看去,车身上写着‘中国邮政’。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一个上午的时间,苏酥就把带来的100个沙漏全部卖了出去。

    “给我来一个,”看过沙漏神奇倒流的大娘第一个举手,当场付了现金,捧着沙漏,拎着鸡蛋,满面笑容的离开。

    “几年没见都出落成大姑娘了,叔差点没认出来”见苏酥系好安全带,王大刚打着方向盘将车辆驶出县城,“这是放暑假了?”

    周日的商场门口逛街人很多,见这边围着人,都来瞧热闹。

    何况现在买沙漏还给送鸡蛋呢!

    近几年国家接连出台政策,这种‘讲座’已近杜绝,但苏酥没想到,‘送鸡蛋’对于人们的吸引力,依然存在。

    就如苏酥所说,平时买套保健品至少要一千,一个688的沙漏,如果买来真能睡个好觉,绝对不亏。

    坐在车里的司机从窗户探出脑袋:“是老苏家那小丫头么?”

    “给我也来一个!”

    “真的不能再便宜了,这是厂家给的定价,我就是个打工的,已经是出厂价真不能再降了。”

    听她这么说,王大刚本来想说‘立业是男人的事’,但想到现在的小孩子自尊心都强,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转而夸赞到,“好,有志气!”

    有好信儿的人问旁边发生了什么,就有前面知道的回头给他讲,有的比苏酥说的都要好。

    在‘送鸡蛋’的诱惑下,又有几个人买了沙漏。

    “不着急,我打算先立业后成家。”苏酥一本正经。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眼你都毕业了。这两年在大学有没有处个对象?”王大刚一手扶着方向盘,腾出手想抽烟,想到车里有小孩,有把烟盒放回兜里。

    万事开头难,有了第一波买家,就有第二波买家。

    “我毕业啦王叔,”土路多颠簸,苏酥抓住车门努力坐稳。

    只可惜沙漏重量在那,卖出的100个沙漏和20个寄出的沙漏加一起很重,多亏有村里叔叔骑车给她送到快递点门口,不然苏酥不见得有力气把剩下的100个拖到百货商场门口。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