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8(2/3)

    盛言楚侧头去看,才读了两三句脸就红成了秋柿子,盛老训导则跳起脚打赵蜀:“老夫道静绥闻风书肆的白鹤先生是谁,原来是你这个小崽子!”

    乡试当晚为了谢天恩,盛言楚还得花银子邀请好友去梨园看戏。

    至于薛兴禧,银子倒是有,但人至今还没从贡院回来,说是因为长相高大俊俏,被城中一富商拿轿子抢回家成亲去了。

    盛言楚蓦然回首,只见邹安书院的余添隔着镂空墙笑喊:“呸,瞧我嘴贱,该喊你一声盛举人了,恭喜恭喜!”

    -

    “同喜!”盛言楚团团回礼。

    家丑不可外扬,盛言楚没提及梦姨娘,而是为自己找了其他借口:“不瞒余兄,我不太擅长吹拉弹唱。”

    昌余训导倒吸一口凉气,翻翻白眼径直晕了过去。

    盛言楚捡起地上的艳词,忍俊不禁的摇头,要说赵蜀当年也是一个响当当的厉害书生,然蹉跎到今年才吊着榜尾高中,可见这些年大抵是被那劳什子白鹤先生给耽误了,难怪盛老训导如此生气。

    昌余训导的话戛然而止,对哦,他好像忘了说他是昌余书院的人,那、那这铜板岂不是…岂不是白撒了?

    盛老训导火气上头,追着赵蜀在梨园跑了好几圈。

    “我撒铜板自然是替我们昌余…”

    几个教谕连声叹气,最终松开了手。

    今年武乡试中蹿出好几个翘楚,狠狠的将尚武的邹安书院的脸面往地上摩擦,不过文举人这边,余添倒是替邹安争了口气,考了第五,封为经魁。

    盛老训导唔了声,有关盛元德和妓子的事盛老训导有所耳闻,既然盛言楚不愿意登台,那就——

    余添就是典型的书生款,长相秀气,说话一板一眼,身材略瘦弱,奔走过来时笑意盈眶,瞧着是个好相处的人。

    报喜人哪里认识昌余训导,以为这些铜板是盛言楚的第三波喜银,在一顿笑语恭喜中,昌余训导的几框铜板眨眼间没了。

    盛老训导劝盛言楚上去亮一嗓子,盛言楚哪里肯,歉意道:“训导有所不知,因学生家里的缘故,学生已经发过誓,此生不沾伶人这类的东西。”

    盛老训导咕了口凉茶,直接从昌余训导身上踏了过去,为了感谢昌余训导攒银子替盛言楚发喜银,盛老训导好心的将昌余训导晕过去的事告知给了昌余的人。

    盛允南撒得差不多时,昌余训导厚着脸皮对着准备离去的报喜人拱手一笑,然后将身后的竹篓拿了出来:“小小心意…辛苦诸位前来报喜…”

    今天梨园被静绥书院给包下了,余添身为邹安书院的人,当然是不请自来,不过来者是客,盛言楚笑着欢迎。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昌余训导二话不说直接上去抢,咬牙切齿的骂:“没听到人家掌柜的笑话咱们昌余吗?赶紧的,都拿出来!”

    “我去我去!”赵蜀兴高采烈的自荐,“喏,我词都写好了。”

    临朔郡城所居的梨园都是江南府那边的伶人,低吟浅唱如飞泉鸣玉不绝于耳,嘉和朝讲究桂榜当晚高中的举人换上戏子伶人的水袖上台舞一曲,有道是鹿鸣宴前开一嗓,日后官途蒸蒸日上。

    见盛允南又端着竹篓撒喜银,昌余书院的训导脸瞬间黑成炭,将腰间所剩不多的钱袋子扯了下来,旋即手伸向其他教谕,几个教谕脚步往后退,捂着钱袋子明显不愿意。

    盛老训导优哉游哉的捧着茶壶从旁经过,见昌余训导美滋滋的站在那傻笑,盛老训导突然来了一句:“这些人都是来恭贺我们静绥的,你们昌余来凑什么热闹?”

    戏台上的伶人已经咿咿呀呀的唱起来,余添将贺礼献上,下巴轻抬看向戏子,笑道:“虽说金榜题名洞房花烛是人之大喜,但今夜于盛举人而言,未必不是场开怀事,怎么,盛小兄弟不打算上去唱两嗓子?”

    “盛秀才。”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