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3(3/3)
盛言楚莞尔一笑:“这是自然,光棉衣我就备了不下八.九件,回头挑进贡院,若是冰雪打湿了衣裳,那我就一天换一件!”
“盛贤弟好手笔!”应玉衡一点都不觉得盛言楚在糟蹋衣裳,会试是独木桥,只要有益于会试,管他什么手段呢!
前面那帮举人还在议论纷纷。
“嗐,我光顾着来京城打听会试的消息,竟没好好准备衣物和鞋袜,如今京城一双鹿皮靴竟要价一百多两!”
“我的天老爷,一百两呐……”
一人解开外袍拉了拉里面的毛衣,嗤笑道:“这毛衣是从南边临朔郡运来的,我去年有幸在南边买了两件,一共才花了半两不到,如今到了京城,光一件就要半两……”
“这衣裳暖吗?”有人好奇的问。
“暖!就是洗几次后扯一扯领口很容易变大。”
“变大倒无所谓,我烦得是这个。”
另一人将衣摆撩起,只见里边穿着的毛衣上挂满了一颗颗小小的毛球,那人扯下毛球,苦着脸抱怨,“还好我外边套了件袍子,不然这、这、这般潦草的毛衣让我怎么穿出去见人?”
“我的毛衣上也起了疙瘩!”又一人扯出毛衣。
“我的也有……”
“我也……”
吐槽毛衣的抱怨声在客栈里此起彼伏,盛言楚险些将口里的茶水喷出来。
大家不是在说会试吗?好端端的扯毛衣作甚?
“我记得这毛衣是临朔郡一秀才献给当地郡守的,有人知道那秀才姓甚名谁吗?若下回遇见了,我得好好地问问他怎么打理这些毛球。”
盛言楚捧着茶盏浅浅呷了口菊花茶,心道:得了吧,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解决不了毛衣起球的问题。
“那人如今可不是秀才了。”
这时人群中站起一个中年举人,语气中略带自豪:“此人名为盛言楚,是鄙人老家临朔郡郡守卫大人的义子,今年八月我有幸在乡试后见了他一面,此子相貌堂堂不可小觑,堪堪十五之龄就高中临朔郡乡试解元,这会子应该在来京的路上了。”
“十五岁的解元?”
众举子不再纠结毛衣起球,而开始耿耿于怀盛言楚年纪轻轻就摘走解元这件事。
“别是徇私舞弊吧?”有人酸得牙齿疼。
“毕竟郡守大人是他的义父,若是盛氏子提前知晓乡试题——”
中年举人立马反驳:“可别瞎说!盛解元的才学我等有目共睹,他还没成为郡守大人义子时,就已经是小有名气的秀才公,且他那秀才考得也是出人意料,试问这世上有几个能在县试四回发案上回回拿第一的?”
县试和其他科举考试有很大不同,朝廷之所以在县试中用圆形发案的形式贴榜,目的就是为了将县试中四次发案第一的书生拎出来特殊培养。
只不过这样的人才举国上下都不多见,朝廷只好放弃在县试环节取才,谁知朝廷正准备撤回这条号令时,地方陆陆续续的开始往上报名字,只可惜人数太少。
为此,朝廷该了号令,将县试四次发案第一的人直接取为秀才,像盛言楚这类没考过府试、院试的人,亦可唤一声‘小三元’。
中年举人的话一落,举人堆里一片哗然。
“此子当真了不得,他现如今是解元举人,若一举拿下会试殿试,那、那他岂不是六首?”
此话惹得举人们倒吸一口气,应玉衡胳膊肘顶了顶盛言楚,戏谑一笑:“待来年殿试一过,想来我得改口唤你盛状元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