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4)

    户绾不急不缓下了马车,揣的是得以留下的踏实,倒不急于求证什么。驻足马侧仰头望去,青空银云夹在屋檐间蜿蜒远去,如蛟龙浮游。灼日晃眼,透过影影绰绰的树梢流泻下来,敛了锋芒,像被定格的时光,温润而冗远。

    “户大夫足音跫然,洛城天公想来喜不自胜,一扫几日阴霾,万里晴空迎你归来。”夷冧的声音冷不丁自身后茶肆传来。

    户绾转身,见到夷冧显然很吃惊,烟亭一别不过月余,此时的她容光焕发,颇有几分姿色,不细瞧还真想不起来。户绾微微向她颔首致意,道:“我本乃洛城子民,道是于此无安身立命之所,又何言归?倒是你们在血染的土地上活出了盛世太平,这洛城的天公怕是不长眼。”

    “不妨坐下相谈,户大夫不会连一盏茶的工夫都吝啬予我吧?”夷冧见户绾不再隐瞒身份,露出一个和煦的笑容,全然不介意户绾的嘲言讽语。

    户绾不作声,回望巷口不见卫封身影,想想不过一盏茶的时间罢,会会夷冧无妨,遂迈开脚步往茶肆走去。

    户绾落座后,夷冧为她斟满茶,道:“当年你我素未谋面,可知在烟亭,我怎笃信你是何人。”

    “愿闻其详。”户绾向来深居简出不问宿事,歃月凼许多人有听闻户绾其名,却显少得见其人。七年过去了,除了百里弥音竟还有人认得她,且是毫无交集之人,着实令户绾称奇。

    “鲦山东面密林乃乌里族人埋骨地,战后,祭司麾下随侍受命夜查百尸堆,其中便有我表兄,一众人依着你的画像寻你尸身。我曾得见那幅画像,眉目宛如清荷之神韵,其形跃活于纸呼将欲出,正是出自祭司手笔。”夷冧意味深长看了眼户绾,良久道:“由于死不见尸,才断定你尚存人世。”

    户绾冷哼了声,轻蔑道:“寻我尸身作甚,多半怕我未死透罢。我数百族人不得入土为安,余无力报仇雪恨的我苟活于世,极其讽刺。不若一早死于她的赤羽箭下一了百了,再无需听仇人轻描淡写提及祸事,就似说起无足轻重的家常那般无关痛痒。”

    “刀剑无眼,两族交战死伤难免,战争哪能不流血,我们布农族亦伤亡惨重。户大夫声声严责厉讨,是对战事起因一无所知罢,真论起来,争端乃乌里族挑起,说是咎由自取亦不为过。”

    “你......荒诞!信口雌黄!”户绾一心认定七年前是布农族丧尽天良的屠戮,夷冧的悖逆之言不亚于晴天霹雳,蛮横无理扼着心口,令之气结。

    两族毗邻而居虽无甚往来然世代修好,民风却截然不同。乌里族抱素怀朴,手无缚鸡之力,布农族骁勇豪迈,马背上讨生计。与布农族兵戎相见无异于以卵击石。怕不是因户绾族人尽数西归,死无对证便胡乱扣罪名罢。

    户绾经历过那场战争,是个疾风骤雨夜,慌乱的脚步声伴随着人喧马嘶纷杳而至。她随父亲慌不择路出了门,自香樟林逃窜出来,却堪堪撞进百里弥音马前。以为她特地前来搭救,一见到她便莫名安心,眼里的柔光不及散去,胸前已开出一朵艳丽夺目的海棠。她的箭厉如闪电瞬息离弦,户绾来不及震惊,来不及悲伤,任由她猩红的眼与凉薄的笑落进眼眸深处,成为自囿的枷锁。

    不知是户绾平日寡淡不问世事,事先未觉察两族间剑拔弩张之势,亦或乃事出突然的临时起意。对户绾而言,那是一场毫无征兆的恶战。

    一夜之间,沧海桑田。宁静祥和的洛城充斥着满城血雨腥风,俨如修罗场,族人命如蝼蚁任人刀俎。

    “我是否倒打一耙,你大可问问李堂道长,在祭司尚年幼时,他可没少扶持祭司。我近日方知他是你师父的挚交,知道的内情并不比我少,论德望与立场,他的话你可当信?”夷冧的话掷地有声,言毕掏了茶钱,两人不欢而散。

    “李堂道长?”户绾面色萎靡,喃喃自语。

    毫无防备将李堂道长牵扯进前仇旧恨中,户绾顿觉浑身发凉。七年来,李堂道长深知户绾背负的沉重与难平的心结,却同置身事外般缄默不言,缘何隐瞒?而他与布农族竟早有渊源,甚至交情匪浅,一时恍若兜兜转转的尘世都成了上天作祟,并非偶然。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