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5(2/2)
刘彰:“不敢。”
崔程将崔邺的私印揣进怀里,起身去见客,刘瑜生的就像是一棵冬日的翠竹,细瘦,一身全凭骨架撑着,见了他急着问:“都督可知,有商队进了草原?”
谢奚感叹, 怪不得那么多渣男爱骗人, 这么可爱的妹妹,真是连她都忍不住想哄着她。
崔程倒是没刘彰那么乐观:“那也怕是他偶然遇见的,要不然不会这么久藏着不肯见人。”
和刘彰说:“盯紧草原的动向,不论如何,务必保证他们安全的回来。”
刘瑜在内政上有些能力, 但是少了纵横方圆的手段。崔程并不和他计较他的鲁莽, 安慰道:“河西一线都提防着突厥人,但也不能只提防着。”
刘彰走后,崔程看着崔程的私印,仿佛是想寻找五年前那个少年的影子,他回想起的全是崔邺年少的锐气,和崔邺耍的一杆银枪。
刘彰这才明白崔程的用心。
崔程说不上来是不是可惜,皱着眉,紧紧握着崔邺的私印。
两年前,蒋明州调任去了江浙,新的知州是他的同年,叫刘瑜,寒门学子在李家新朝被启用。人有些执拗。
刘彰反驳:“都督对五郎,还是……”
这话不知是说给他听的,还是说给他自己听的。
刘彰不可置信的抬头看他。
崔程知道定会有人知道, 了然道:“我知,是我让人进去的。”
崔程:“其他的都可以不提,你知道最重要的是什么吗?柬之心中无君臣,无尊卑。这才是大忌。”
深深一躬,叹服道:“季玉谢都督点拨。”
谢奚锄草后,量了尺寸,想再西晒向阳的地方造一个简易的暖棚。
崔程心里知道崔邺的能耐,也知刘彰的期盼,叹气说:“他胆子太大了,你自己说说,凭着‘崔程的儿子’这个未必有用的身份,他都能橇的动朝廷里的人,能屯到官盐。他知我拿他没办法,必会让他进草原,算尽了时机。你若是想寻常的生意人,出了河西道的界,你知道什么下场吗?”
当年来凉州的时候,前夫人的哥哥当初是河西道的转运使,当初他能顺利到凉州刺史的位置,蒋家人也出力了。
直到崔鹏进来,和他说:“知州大人来了。”
阿圆惊喜:“当真吗?”
“当然了, 这瓜熟的时候,天已经凉了。可以存储到冬日再吃。”
第46章 四十六 中秋就要到了
刘彰对崔邺是真的喜爱,谋臣一生的追求,也不过是追随一位文武韬略俱佳的主上,实现自己的价值。
崔程伸手示意他先坐, 淡淡说:“不过是打探消息, 不宜打草惊蛇。”
刘瑜对崔程有忌惮, 也有依仗。见崔邺不以为意, 也就作罢了。
刘彰知道崔程心里后悔了,为当年的事。
阿圆在庄上简直乐不思蜀,第二天一早醒来, 见谢奚已经在菜园的隔壁锄草, 她也学懒了,像谢奚一样, 一根簪子将头发束起,追在谢奚身后,走来走去, 看到西瓜好奇的问:“还有西瓜?”
直到刘彰告退的时候,崔程才说:“他太像大哥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谢奚哄她:“这是姐姐特意给你种的。”
阿圆被她哄的一愣一愣的,没想到还可以这样。
当初确实不合适将崔邺带来。
崔程问:“他字字句句为河西道的生涂,桩桩件件为百姓,但对陛下对朝廷毫无畏惧之心,这是会招杀祸的根源。”
刘瑜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一脸严肃问:“为何没人知会我一声?”
崔程见他没走,叹气问:“季玉可是觉得我行事不公?”
刘彰并不赞同,摇头道:“都督此话并不公允。五郎生来就不是寻常生意人。他若是一心算计功名,未必在朝中没有一席之地。我倒是觉得,五郎是大彻大悟,只觉得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