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1(2/2)
时值六月,沈院长英年早逝,帝闻之,甚悲。
沉默的黑棺无声地被人凝视,女帝陛下强忍着泪,怒声责问:“告诉朕,棺材里躺的是谁?”
八月,昼景辞官,请辞请了八次,李十七允。
沈端的死使得李十七意志消沉,使得皇太女郁郁寡欢,李家的一对孤寡在深宫默默埋葬她们的伤痛,冬去春来,日子还是得一天天过。
她怒斥一声,扔了喝空的酒坛:“骗子!沈端,你敢骗朕!!”
大周陛下
七日后,白鹤书院师生归程之日。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沉重的棺盖愣是被她推开,呆愣望着躺在里面死气沉沉的女子,李十七眼睛通红:“这不是她,这绝对不是她,告诉朕,你们把朕的院长藏哪了?告诉朕!”
昔日那声算不得情话的情话言犹在耳,奈何物是人已非。
白鹤书院的游学从去年改为一年两次,一去斩秋城,二去大周任意一地。增长见识、开拓视野。怜舟本来也是要去的,却在临行的前一天染病。李十七听着宫婢一字一句,愣是听不进心里:“喊绣玉过来。”
在满是人的金殿,冷笑三声。
“陛下不可——”
深夜,李十七醉倒在寝宫,喃喃悲语:“骗子……”
李十七本想喊女儿过来安安心,没成想见了那一脸的血,刺得双目生疼。
“十七,我不抛下你。”
无人敢应答一字。
怜舟接过院长的职责,继续着沈端没走完的路,大周女学靠着十年如一日的推行,慢慢进入寒门女子的视野。
李绣玉额头伤势未愈,哭喊了一声「母亲」,受激过度晕倒在怜舟怀里。
白鹤女院院长,大周帝师,为救门下学生死于一场山洪。她最后救下的,是一个口口声声喊着要拜沈端为师的七岁孤女。
皇太女受伤,宫里闹得鸡飞狗跳。李十七要照顾女儿,一时没了心思想旁的,只心里的不安渐渐扩大。
“是……”
翌年,六月,沈端忌日。
李十七用她的任性换来沈端坟墓迁入皇陵待来日与她一起合葬。
城门口,陛下亲迎。没迎来想见的人,被满眼的素衣白幡惊了神魄。
她瘫倒在地,一身酒气说着或悲痛或悲愤的话,有时候就连她自己都不晓得说了什么。独自怀揣着心事等天明。
一堂课刚下李绣玉就被母皇喊了去,她胆战心惊还道自己犯了什么错,人还没进寝宫,脚下不稳直接摔得脸朝地,额头磕得满是血。
凄风惨雨,又是一年。
她表现的实在反常,宫婢只好耐心与她解释襄南距离浔阳有多远。
终究还是任性了一回。
沈端极其喜欢她那颗求学之心,也答应了只要她能通过书院考核,就收她为徒。
也是这一年,昼景和怜舟两人心灰意冷从族中过继了一位继承人,悉心栽培。
如今孤女已有成人的身量,拜怜舟为师,做了她的门生,成了白鹤书院年轻一代的夫子。她做到了沈端希望的,也是此时,李十七对她的芥蒂才消。
昼景上前一步察看,只看了一眼,无力地朝怜舟点头。
“朕终究还是被抛下的那个……”
李十七爱了沈端一辈子,恨了沈端一辈子,最后在爱恨两难里不得释怀。
走在最前面的是沈端的大师姐,双手捧着黑漆漆的灵位,身后跟着一口棺材。学生们哀泣不止,见了女帝陛下纷纷颤抖跪地。
种种反应皆昭示了那一人,李十七冷笑一声,怒而掀棺!
“这不是你的母亲……李绣玉,这不是!”
四十一岁的陛下穿着年轻时的嫁衣孤单地坐在石阶,守在她身边的除了长大成人的皇太女李绣玉,还有沈端临终前最后救下的那名孤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