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2(1/2)

    韩菁问她:“怎么了,你晒傻了?”

    葛苇点点头,又摇摇头,问她:“咱们公司的感冒冲剂买的是哪个牌子来着?”

    韩菁瞥了她一眼,没说话,一脚油门,轰鸣着开车离去。

    葛苇胳膊肘架在窗框上,撑着脸,看着窗外越来越远的海。

    也没再问。

    ******

    顾晓池再见葛苇是三周以后。

    不是真的见面,而是在电视上看见的。

    此时正值盛夏七月,顾晓池一个人坐在房间里,身上却还裹着条毛巾被。

    特别复古的花样,中间一朵硕大的牡丹花,原本的桃红被洗成了淡淡的粉红。

    那是八十年代的国民毛巾被,现在,也就在这深山里的人家还能找到了。

    顾晓池跟着周骊筠出来写生,已经三周了。她出发之前,给奶奶寄了一大笔生活费,又委托邻居照顾奶奶,告诉奶奶自己三周后就回去看她。

    顾晓池想跟周骊筠多学一点东西。除了发自内心的喜欢,还有就是从长远来说,她希望自己出名,倒不是贪慕虚荣,而是想起奶奶皱巴巴的脸,就想给她好一点的生活。

    她希望自己有这个能力。

    跟着周骊筠往各种深山里钻的时候,顾晓池从没叫过苦,周骊筠还说她是自己带过最能吃苦的学生。

    其实顾晓池还真没觉得有多苦,无非是每天爬山,路走得多一点,脚有点肿,晚上回去泡泡脚也就好了。

    顾晓池想起自己的童年,有时甚至吃不到全饱,尤其奶奶生病时,她才几岁,那种一点家底都没有、孤苦无依的绝望,才是真的苦。

    周骊筠对外出写生很有经验,加上她人又和善,很顺利的找到了当地老乡家留宿。

    她们本次写生的地点,在羌城附近,周骊筠找到的留宿人家,住的有点像石头垒成的塔楼,屋顶的四周有尖尖的翘起,很不一样的民族风情。

    这家人三代同堂,总共七口人,只有两个房间是空出来的。顾晓池坚持和周骊筠分摊租金,并把楼下较大的那一间留给了周骊筠。

    她自己住楼上,小小的一间。除了床和床头柜,居然还有一台电视,屏幕特别小的鼓肚子电视机,看着很有些年头了。

    顾晓池一直任由电视机放在那里,从来也没用过。每晚写生回来,就是看书,泡脚,练习。

    然后收拾一下明天写生的画板那些,早早的就该睡了。

    倒是离开前夜,吃晚饭的时候,顾晓池很腼腆的问:“请问我房间里的那台电视,还能看么?”

    女主人咬了一口洋芋糍粑,笑看着顾晓池。

    她挺喜欢这女孩,长得秀气,手脚也勤快,本来是付了租金的客人,每天却早早就起来,帮着扫地,洒水,生灶里的柴火。

    就是不爱说话。你对她说话,除了那些需要回答的,她就冲你淡淡的笑。

    住了三周,女主人总共也没听顾晓池说过几句话,还大多是跟她老师讨论画画的术语。今晚倒是稀奇,顾晓池居然主动开口问电视的事。

    女主人很热情的说:“可以看,我们家有锅,你把各种线插好就行。”

    锅指院子里像雷达一样的东西,山里用这个来接收电视信号。

    顾晓池道了谢,帮忙洗了碗之后回到自己房间。

    她动手能力挺强,按照女主人教的,自己捣鼓了一阵,电视就能看了。

    不怎么清晰,画面很模糊,有时还闪一下,画面变成一道一道的。

    顾晓池换了几个台,停下。

    很快,两个广告播完以后,电视里出现了《她彩》的开场。

    现在综艺节目要上星播出挺难的,不过《她彩》正好赶上了发扬女性力量的趋势,幸运的上星播出。

    不然这山里4G信号时有时无的,顾晓池也没法用视频软件看。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