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4(3/3)

    “老乡,敢问你们这边有没有牙行?”

    “牙行?有,前面走个百十来步,左拐就是。”

    男人赶紧驾着马车去了牙行, 依照菩萨托给他妻子的那半晌梦, 他们一家就是经牙行的介绍后被那姓夏的人家买走的。

    进了牙行,接待他们的还是之前接待过夏晚棠的那个人牙子。

    人牙子在夏晚棠走后还感慨了好一会儿,夏晚棠的那要求,在他看来就是很不切实际的。

    什么时候才会有举家来卖身的?外地遭灾的时候。

    或是遭了战乱,或是闹了水患,或是闹了饥荒,或是起了瘟疫, 或是遇到了地龙翻身这等人力实在无法抵挡的大灾,才会有大批大批的人背井离乡。

    因为饭吃不饱,衣穿不暖,自然会有人萌生出卖身以求一个屋檐落脚的想法,希望能找个富贵人家落脚喘息。

    入了奴籍总比饿死强,还能多一份糊口的生计活儿做。

    可如今盛世太平,也没听说过哪里遭了灾,怎么会有人举家来卖身?

    人牙子一听这一家人的话,便拍大腿道:“赶巧了,今儿个还有一户人家想来买下人,说是要买就买一家子,干活儿齐心,你们就赶巧遇见了。这样吧,卖身契我给你们立,我也给你们牵线引荐一下,若是她要买下你们,就给我二两银子的跑腿费就成,你们就不用经过牙行这一层的盘剥了。”

    人牙子还想同夏晚棠打好关系呢,指不定什么时候夏晚棠还要买下人,卖一个下人出去,他就能赚不少。

    那男人此刻倒是有些紧张起来,“敢问牙人,那想要来买下人的人,可是姓夏?”

    牙人愣住,“你怎么知道的?正是姓夏。”

    男人心中便明了了大半,那夏氏多半也是福缘深厚的,自家妻子梦见菩萨托梦一事,让他们来东鲁之地的临江县投奔一姓夏的人家,这姓夏的人家刚好便要来买一家子下人,这不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因果缘分是什么?

    男人模棱两可地同牙人解释说,“来之前就听闻临江县的夏氏待人宽厚,还念叨着,若是卖身去了夏家,也是个好去处,没想到真就遇到了夏家要买下人的事儿,真是赶巧了。”

    牙人听着男人的说话声,好好品了品那腔调,疑惑地问,“你是南明来的?”

    “诶,你怎么知道?”男人眼里立马有了提防,他怀疑是那些仇家在这边已经布好了局,就等着他们入网。

    这牙行极有可能就是他那些仇家所布下的天罗地网。

    人牙子没注意到男人突然绷紧的身子,他笑了一声,应道:“看你这反应,多半就是了。”

    “你既然听说过夏氏,必然知道我们县城的许多买卖都是夏氏给撑起来的。有很多外地人,一进临江县就四处打听,问有没有一户姓夏的人家,我们都习惯了。”更多好文尽在旧时光

    “盛唐来的商人有,南明来的商人也有,甚至还有从西域那边赶来的,叫什么……河西还是河东,我记不大真切了,都是一来就问夏家怎么走。”

    “如同你这般口音的,听着说话像是舌头烫嘴的,便是南明的特色,若是完全说南明官话,决定对叽里咕噜一句都听不懂,你想来是学过北宋官话的,虽然强调略微有些怪异,但还是不难听懂的。”

    听了人牙子的这般解释的话,男人的一颗心落到了腹中。

    不是被仇家安置的眼线认出来就好。

    他也觉得应当不会被认出来,那仇家在南明算是小有势力,但如今他们早就离开了南明的地界,那人的手再长,也应当伸不到宋地来,更别提他们来的还是宋地偏北的鲁东之地。

    -------------------------------------

    关于自家妻子的那个菩萨托梦之事,男人一开始是不相信的,可自从逃出老家,自家妻子就一次次地凭借‘先见之明’带着全家人躲过了一次次灾祸,还信誓旦旦地说出了鲁东临江县城有一位姓夏的贵人,就是菩萨指点的要她们来投奔之人。

    人牙子搭乘上男人那辆破破烂烂的马车,一边为男人指路,一边介绍夏晚棠的情况。

    “其实这夏家……哎,应当称呼李家,也不难找。一进城门就是临江县里最宽的主干路,也就是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基本上临江县的所有摊贩都集中在这条路上,富人家也好,闹市也罢,多数都是在这条大路两侧贯穿南北的胡同中住着。”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