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1(2/3)

    驴车一路跟着那些官兵出了城,来到上一任太守为那些流民设立的安置点,老头子眼睛不太灵光了,睁着看了老半天,发现那一连片的草屋里并没有尸体满地的惨状,到处都好好的,但并不是因为尸体都被搬走了,老头看得明白,那些草屋里连个陶罐都没剩下,显然是所有人都在这场大雪降临前就搬走了。

    “你吃慢点,小心噎着你。”唐枕将温好的酒提起来倒给他一杯,说道:“什么心眼好不好?我那不是想找人去给我盖坞堡吗?人多一点,我坞堡才建得快嘛!”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四朝他竖起大拇指,“唐兄你也真是神了,你怎么知道昨晚会下大雪?”安州府地处偏南,一百年来也就有过几次下雪的记载,还都是几乎瞧不清楚的薄雪片,谁能料到能下这么大一场雪,可把他们这些没见识的纨绔子弟稀罕着了。

    “只是……城外那些流民就惨咯。”

    ****

    第48章 写一个故事

    赵四连吃了十几片,边吃边含糊不清地跟唐枕说话。

    老头子奇怪了,那么多流民,都去哪里了呢?

    所幸安州府是个富庶之地,这大雪又只下了一场便停了,倒没有给当地百姓造成多少不便。

    老人家经验丰富, 一看他们匆匆去往的方向,就知道他们是干嘛的。

    大雍宁正三年, 安州府下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雪,天地霜白一片, 厚厚的白雪堆积在地面,一脚踩下去就是一个没过脚踝的坑洞。

    春风楼二楼包厢内,裹成个球的赵四正不停歇地往火锅里捞肉片,肉片被滚水烫得微微卷起不停冒着热气,再往香料上一沾,嗦进嘴里那叫一个畅快。

    “昨儿个齐兄坐在窗口看了一晚上的雪,今儿个就得了风寒。”赵四嘲笑了一把,“我就不同了,我只在窗上开了个小口往外看,瞧瞧,我还裹了件狐裘呢!”

    小孙子用力点头, “昨晚我跟阿爹阿娘一起睡, 好冷好冷,阿爹把门窗都关紧了, 阿娘把所有衣裳被子都抱出来裹上……我才睡着的。今天没有昨天那么冷了。”

    老人家在扑面而来的寒风里眯了眯眼, “这些天冷啊!”

    驴车上,小脸冻得通红的小孙子问他,“爷爷,流民为什么惨?”

    “是是是,你比齐兄聪明多了。”唐枕敷衍了他几句,对他道:“那五百个流民我都收下了,待会儿我会让人去衙门走程序,你帮个忙叫他们赶紧盖章。”

    小孙子懵懂地看着,他并不懂得冻死的真正含义,只仰头看着爷爷的背影,“爷爷我们要去哪儿?”

    “唐兄你心眼也太好了,那流民少说也有五百个,养活那么多人可不容易。”

    唐枕:“我跟他们签了契书,以后这些人,年轻力壮的男人充作部曲,老弱妇孺做些养蚕织布的活儿,我那个坞堡里不是还有庄园?那么大个地方总不能叫我家里人去料理吧!”

    老人家:“是啊, 昨晚冷啊, 城外那些流民,也不知道冻死了多少个。”说罢摇摇头, “怕是数不清咯, 得数数能活下来几个吧!”

    小孙子天真地问, “为什么会冻死?”

    大清早,一个戴着厚厚帽子的老人家赶着驴车往城外而去,在他前边,有一队披坚执锐的官兵匆匆往城外奔去。

    两人十指交扣,在稀稀落落的风雪中,渐渐走远了……

    老人家叹气,“咱家是砖瓦房,都要冻坏哩, 那些流民住在草屋里,吃也吃不好,衣裳都没几件,哎……”他一指前边匆匆跑远的官兵,“看见没,那些就是去城外收尸的。”

    老人家挥挥鞭子,驴子拉动车子跑得更快了些,小孙子听见他道:“去帮忙收尸哩,做点好事给老天看看,以后老天爷就会庇佑你咯。”

    赵四咦了一声,“你要那么多人干什么?”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