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0(1/2)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这件事难如登天。

    不过,青岚也并非完全没有收获。

    他意外看到了太原郡的地势水利勘测图,虽然这已经是几年前绘测的资料,但现在也有很大用处。

    原来阳县那条支流,是从汾河北部流下来的,太原郡北地高,南部低,东西向又是东面多山林,西面多盆地平原。

    而阳县,正好在西北面,这边的山石地貌较为平缓,地质相对软和,适合开荒划地。

    再一看汾河主干和阳县分支的地势高差,两地相差五百米,主干高,支干低,开渠相对其他复杂地形,要方便一些。

    青岚吸了一口冷气,不知怎么的,也有点上头了。

    日夜不停继续翻阅前辈们留下来的经验,竟真叫他找到一种可行方案。

    引水灌溉。

    利用两地高差,将水从高处引向低处。

    但这样的土地不能太平坦,必须建立在斜坡之上,才能有效灌溉。

    而太原府城附近的良田,便是用的这种办法。

    或者是陂塘法,就是在天然形成的低洼处,两侧垒高形成水库蓄水,然后从地平处开渠,利用高出来的水压将水引入农田灌溉。

    不过后则需要大量的降雨才能达到蓄水的目的,太原郡北部雨少,反倒是前一种引水灌溉法更有效。

    想到这里,青岚急忙研磨提笔,堪堪赶在三天时限的最后一刻,把可行性方案写出来,交给林大郎。

    “好家伙,你行啊!”林大郎看完这份图文并茂,有理有据的方案,欣慰的拍了拍青岚的肩膀。

    青岚连着两夜没合眼,本就虚弱,叫他这一巴掌挥下来,差点一屁股坐到地上去。

    好不容站稳身形,急忙告假,“林将军,为了您要的这份图纸,属下已经两夜没合眼,还请您发发善心,放属下回去歇会儿。”

    青岚说得咬牙切齿,林大郎浑然不在意,眼睛黏在图纸上,看都没看青岚一眼,连连摆手,“去吧去吧,若是大将军准了,给你记头功!”

    青岚拱手告辞,困得眼睛都快睁不开了,跌跌撞撞回家倒头就睡。

    林大郎拿着图纸看了一会儿,便拿着图纸来找林美依,叫她看看,颇有点显摆的意思。

    林美依看得好笑,但见哥哥把自己的话放在心上,心里欢喜,也就没说什么,接过图纸看了一下,颇为惊喜。

    青岚做出来的这份方案真的不错,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很清楚。

    就是施工时长有点长了,最少需要一年半。

    不过想到现在落后的施工条件,倒也能够理解。

    林美依点点头,把图纸还给大哥。

    “怎么样?”林大郎立马急切追问。

    林美依点头,“真的不错。”

    林大郎乐了,“大妹,你就瞧好吧。”

    得意说完,拿着图纸直奔大营。

    见到甄怀民,二话不说,双手将图纸奉上,“大将军,咱们一起挖渠吧!”

    第384章 强力赞助

    正在与一众将士商议春耕事宜的甄怀民被林大郎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惊了一下。

    不过面上并未显现,淡定瞥向跪在下方的林大郎,“林将军,你可知道开渠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林大郎重重点头,又把手中图纸往前送了送,“下官已经命人将详情写了出来,都在纸上,大将军一看便知。”

    其余参将听见这话,诧异的看了林大郎一眼,有轻蔑的,也有好奇的。

    甄怀民冲亲卫点了点头,亲卫上前,将林大郎手里的图纸接过,呈给甄怀民。

    林大郎认真道:“大将军,陛下命我等在阳县休养生息,屯田守军,可阳县雨少晴多,周边皆是荒地,如今春耕将近,用水却成了一件难事,若无水,军民只能挑水浇地,十分艰辛。”

    “此乃权宜之计不可长久,何不下命开渠,一劳永逸?”

    此时,甄怀民已经将图纸大致扫了一遍,听见林大郎这番话,不经有些诧异。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