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91(2/3)

    加特林机枪是美国高科技产品,自南北内战时代开始广泛应用,如今已是十分成熟的新式军械。林玉婵偶然在纽约结识发明家加特林,猛然间觉得这名字耳熟。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玉婵笑道:“就为这个,把我叫到伦敦来吃饭?”

    而林玉婵十分确信,这加特林枪准不会掉链子。

    “还没有谢你。”徐建寅熟练地切乳鸽,诚恳地说,“上次那个加特林机枪(Gatling gun),运回国,李爵相特地拍电报来,说太后都夸好。林姑娘,你的眼光老好了呀!啥时教教我呀!”

    经商的买定离手,愿赌服输,执意要火中取栗她管不着;但徐建寅的那点积蓄可都是他冒着生命危险,一点一滴从实验室、矿场、□□车间里挣出来的,不能就这么被人拿去炒泡沫。

    阜康银号是当今江南首富胡雪岩的产业。胡雪岩亦官亦商,此时背靠左宗棠,正红到发紫,有钱人争相将自家积蓄存入他的钱庄,以为稳妥。

    赶紧给林玉婵回信道谢。见她目前在纽约,想了想,自己手头也没什么资源,唯有认识了一群靠谱的洋工程师、洋工厂老板,都是跟清政府有合作的。于是邀她乘船前来伦敦,跟她介绍认识一下。若有合作,可以蹭朝廷的顺风车,给她一个优惠价。

    林玉婵当然欣然从命。如今中国民族资本蓬勃发展,博雅旗下已有多间茶厂丝厂,她自己也用积蓄投资参股了本土的机器厂及织布局。她没法像其他商人那样捐官捐功名,也不参加那些油腻的男人交际,唯一的优势就是诉诸科技,引进比别人更先进更高效的机械,方能和一众资深商人买办竞争。

    “对了,”徐建寅谢了她,忽然轻声问,“你在信里还让我把阜康银号里的积蓄提出来,到底为什么啊?我老婆家里管钱,我怕她嫌麻烦。”

    但当林玉婵听说胡雪岩正在囤积生丝,试图垄断全国生丝市场的时候,就知道这位红顶商人气数将尽了。

    但是这一切她没法告诉徐建寅。就算她直说他也不会信。毕竟胡雪岩树敌颇多,每天都有人咒他破产,不缺她一个。

    但她一个民间商人,还是女子,没法掺和军火生意。思来想去,给当时在德国的徐建寅写信,请他来美国一观。

    她虽然有钱,财富体量跟胡雪岩不可同日而语,也无法以个人力量来对抗经济大势。于是开始逐步收缩自己的风险性投资,储存现银,并且暗示亲朋好友,尽快跟胡雪岩的产业切割关系。

    当然……牵线加特林公司之际,按照军火市场惯例,拿百分之五佣金的事儿,就不必跟大清朝廷汇报啦。

    此时的欧美战云初歇,军械市场百花齐放,良莠不齐。大清朝廷派人采购西方军火,时常被骗被糊弄,几个月万里迢迢,买来一堆次品废品。但也没办法。相关人才稀缺,在西方奸商眼里,清国政府人傻钱多,活该被他们忽悠得团团转。

    她于军火方面虽然是纯外行,但马上意识到,这不是很多款战争游戏和电影里的经典武器么!直到二战时还在用呢。

    “直觉。那个银号风险过高。”林玉婵很随意地笑道:“就算没事,你也不损失什么嘛。”

    无数历史读物和纪录片里都有描述,这场失败的投机不仅葬送了胡雪岩的全部财富,更引发了全国性的金融风潮。而在如今的1881年,上海投机风气强烈,工矿企业股票高涨。对新入市的商户来说,一夜暴富的机会遍地都是;而对林玉婵来说,一切似曾相识。

    徐建寅一心科研,虽然不会削尖了脑袋追求升官发财,但当“升官发财”这四个字从天砸下,多年的努力得到认可,还是砸得他满心欢喜。

    徐建寅是行家,对这加特林机枪一见钟情,当即奏报回京,大手笔定了五十尊,请林玉婵帮忙谈判订单细节。如今机枪运回国,谁用谁说好。连带着徐建寅沾光,名字上达天听,连慈禧都夸了两句,说等他回国,要好好奖赏。

    于是她呷一口洋酒,只高深莫测地说:“我对崩盘这种事一向很有预感。”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