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2(2/4)
慈宁宫首领太监兰贵心惊胆战的低唤了句:“娘娘……”
永和帝与章太后斗争了大半辈子,对章家人可谓深恶痛绝,因此长乐从来不在他考虑之内。而性格果决强势的华阳,亦让他十分忌惮。倒是杨景澄,辈分对的上,且他嫡母恰好姓章,又有个章家外孙的亲弟弟,有这层关系,便有了转圜的余地。竟真值得考虑。
当然,这也赖杨景澄本人。原本婚后圆房天经地义,颜舜华虽门第低些,到底有个三品大员的外祖父,算不得多离谱,旁人根本懒得理会。怪就怪在杨景澄非要给太妃守孝,弄的大家伙生出了好奇之心,想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如此守规矩。
要知道宗室以生儿子为天,别说五服外的伯祖母,就是作为承重孙的他亲奶奶死了,他媳妇儿怀孕了也只有得赏的没有挨批的——都快绝香火了,谁还守那劳什子孝。真守的没了儿孙,只怕长辈非得气活过来不可。
然,在宫中掌控力并不强的永和帝跟前又何曾有过机密?最先接到消息的是同处皇宫的章太后。杨景澄的生平在她心中盘桓,手指间的佛珠被她一圈一圈的扭成了麻花的形态。哒,一声轻响,串着佛珠的丝线崩断,木制的佛珠噗噗的落进了绵密的地毯里。侍奉的宫女无声无息的跪在地上一颗一颗的捡起,而后退出了大殿。
楼英乖巧的应了,靖南伯那边亦是如此打算的。虽说武将难有嫡出子女,可谁又不想有呢?不趁着得官前怀上一个,日后可就得全靠命了。想着未来的妻子儿女,又忧心起了不省事的妹妹。耳提面命几个月了,依旧半分长进也无,真是叫人上战场都不放心!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梁安心中惊奇,这已经是连续两日听永和帝提起杨景澄了。不料让他更惊奇的还在后头,永和帝笑过之后,又转成了叹息:“宗室里头,竟只他真个为妃母守孝了。是个忠厚老实的孩子呢。”
于是,就在杨景澄狗腿的给颜舜华端茶倒水的当口,看着折子的永和帝一口茶水喷了出来。梁安手忙脚乱的唤人伺候,又小心翼翼的问道:“圣上,可是有甚奇事?”
瑞安公心情大好,看什么都顺眼起来。笑眯眯的喝尽了茶,抬头恰好看到一旁的楼英,顺嘴问道:“过几日你要娶媳妇儿了,家什可预备齐全了?”
“好,好,”瑞安公笑的满脸褶子,“你去边疆的事休要着急,男儿立功不在一年半载。且在家好生与你媳妇过半年日子,待她有孕了你再去也不迟。”
在位几十年的帝王,深谙人心。他方才的赞誉乃随心之语,次后方联想到过继那一层,但此事毕竟只是念头一闪,因此不动声色的收住了话头,继续批阅起了其它的折子。
瑞安公连连摆手:“不要了不要了,日后休沐日都别喊他们。”他们又不是甚耽美之家,说甚不许白日宣淫。扯他娘的蛋,大清早的睡好了才正精神呢!管他甚规矩礼法,通通没有他孙子要紧!
楼英恭敬的答道:“回姨父的话,多亏了姨母与世子夫人帮衬,已经色色妥当了。”
永和帝扔了手中的密折,摇头笑道:“瑞安公家的小子,真是个死心眼儿啊!”
忠厚老实,孝顺守礼。乾清宫内的各个眼线都觉心中狂跳,腹中飞快的拨弄着自家的小算盘,又寻思着怎样才能不着痕迹的用最快速度传递出消息。连带永和帝本人,心思都烦乱了。
乾清宫内的宫女太监齐齐心头一凛,永和帝无子!他嘴里念叨哪个宗室子弟,都值得警醒。虽说如今呼声最高的乃永乐与华阳,然前殿后宫,谁不知道二位在永和帝这处皆不讨喜。许多年来,还是头一次从永和帝嘴里听到这般真心实意称赞哪个晚辈的话。
盯着杨景澄的可不止他父母,永和帝的眼线遍布京城。寻常官员家的乃锦衣卫,监督锦衣卫的则是心腹太监所设的东厂。早年瑞安公府不值得关注,便只有常规的一些不入流的锦衣卫暗子,次后杨景澄入职锦衣卫,才又添了东厂的人。因此,杨景澄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圆个房,不出两个时辰,险些全京城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