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9(2/3)
朱瞻壑说道:“你刚才也说了,人性最经不起考验。”
梁君双手一摊,无所谓的说道:“王妃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尽力报答过了,无论结果如何,死而无憾。世子就是现在杀了我,我到了黄泉之下,也是有脸恭迎王妃的。”
听到梁君交代了来龙去脉,朱瞻壑问道:“你为何要杀了锦衣卫百户?还是在端午节龙舟赛那天?你就不怕暴露?”
朱瞻壑木然的往火盆里投着一张张纸钱,“生死有命,儿子本想为母亲争一个世间最尊贵女人的宝座,没想到母亲命薄,无福消受。”
朱瞻壑乘机说道:“只是,儿子有个小小的请求,希望父王答应。”
梁君是孤儿,深知人性是最禁不起考验的。虽然俗话都说“宁跟讨饭的娘,不要当官的爹”,但在现实里,绝大部分人会选择跟着当官的爹,不要讨饭的娘。
朱瞻壑目光一冷,“你就不怕我为了前途抛弃讨饭娘,替父王掩盖真相,杀了你灭口?我可不是什么好人,我的野心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梁君比当年病饿交加、倒在街头等死时还要绝望,哀莫大于心死,他能救王妃的命,救不了她的心。
汉王大喜,面色沉痛的将手按在朱瞻壑的肩头,“我知道,你是个孝顺的孩子。”
朱瞻壑自嘲一笑,“原来你一直没有被我收买,你愿意当我安插在皇太孙那边的眼线,不是为了钱和官位,只是想暗中观察我。看我母亲是不是白养儿子。”
“杀人埋尸之后,我推测你一定会找他的下落,就把铜镜放了出去,想知道你发现王妃铜镜后会怎么做,是选‘讨饭娘’,还是继续跟着‘当官爹’奔赴前程。但可惜,铜镜这个线索被皇太孙的人捷足先登了。”
整个汉王府都是帮凶。
见长子并无疑惑,汉王放下心来。
梁君说道:“那个百户认出了我,他在南京的时候,曾经是王妃的护卫,王妃去积善堂救济孤儿时,他跟在旁边,所以认识我。那天在中/南海他认出我以后,追问为何我明明是王妃的人,却加入幼军,还改名换姓,我想法子把他骗到厕所里,杀了他灭口。”
所以梁君并没有直接找朱瞻壑摊牌,他需要暗中观察世子是什么样的人。
梁君说道:“上个月胡女史被奸细算计绑架,殿下放下以往矛盾,与皇太孙齐心协力救人,可见殿下在人命和大是大非面前是可以一信的。”
仗义多是屠狗辈,负情多是枕边人。朱瞻壑深吸一口气,我的父王,我在北京谋皇位,你在青州虐我娘。你真是个好丈夫、好父亲!
汉王说道:“你说,你是我的嫡长子,将来我的都是你的。”
“没错。”梁君说道:“当我看到世子殿下向皇太孙请辞,带着太医去青州府看望王妃,我就知道世子殿下心中是有母亲的,并非王妃说的母子关系疏远,所以决定将此事全部告诉世子。”
汉王世子身在宫廷,梁君一个流浪汉无法靠近,正好看到了幼军选拔的告示,就从皇太孙身边入手,加入了幼军。
郭侧妃在一旁哭泣,汉王也做出一副悲伤的样子,藩王府所有人都在说王爷如何着急、如何亲自登门请名医;郭侧妃如何衣不解带伺候汤药等等。
汉王命人赶到两京报丧,对着朱瞻壑叹气,“你母亲的病来得快,中风不好治,怕你担心,就先瞒着你,没想到她会走的这么快。”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瞻壑连夜启程,赶往青州。汉王妃在庵堂苦熬,一场中风,身体便垮了,等到朱瞻壑赶到时,已油枯灯尽,失去了意识,到了半夜就去了。
没有人能够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也没有人能够劝得动一个一心等死的人。
朱瞻壑向来对家事不上心,一心为父王争储位,身边除了元宝,都是父亲的耳目,若不是从梁君那里知道真相,他根本不会对母亲的死因存疑,真的认为母亲死于中风。
朱瞻壑心下齿冷,说道:“父王,母亲虽然故去了,儿子的志向还是没有变,会鼎立协助父王达成心愿,希望将来能够亲自将母亲牌位送进奉先殿。”
梁君离开了庵堂,临走时,到底心有不甘,偷了汉王妃的铜镜,来到京城,他要想法子接近汉王世子朱瞻壑、再用鸾凤铜镜考验他,看他会选择站在“争储位大业”的父亲汉王这边,还是站在出身低微的母亲平民王妃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