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2/3)
所以……就当是哄着老头子高兴吧,他也乐意装个徒弟徒孙,天天陪着老人家聊东聊西。
当然,这件事的决策权只在吴老爷子一人身上,相声剧是他毕生的心血,他们也不会对老爷子的理想说什么坏话。
现在,从吴灿荣这值得尊敬的老人身上,林国栋老爷子仿佛看到了父亲的模样。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或许江湖艺人都有这种执拗的脾气,不肯承认自己老了,也不肯承认老祖宗的文化也会落伍。只能阻止子孙后代学这个。
他给这次表演打出的名号是:【中国第一部 讲相声鼻祖朱绍文的舞台剧,主演:吴灿荣,四十年表演生涯收官之作!】
吴灿荣是个典型的孩子控,他不排练的时候,就喜欢和林国栋小朋友泡在一起聊天。
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林家母子便泡在了天艺剧场里。
收到消息以后,吴灿荣的信心更加十足,他还对左右的徒弟笑道:“如果北展的演出很成功的话,那我们就把这部相声剧做成全国巡演。让全国的老百姓们都知道朱绍文其人,也让相声被更广大的观众所了解。”
“师爷爷,我会把您的话记在心上的。”
比方说,吴灿荣告诉他:“这朱绍文呐,是个清代街边摆摊的江湖艺人,被尊称为相声艺术的创始人。你妈妈和你使的那些活儿,对口相声、群口相声和太平歌词,都是他首创的。哎呀,没有他的话,就没有咱们相声这几百年的发展史……”
他最热切的理想是:“晨晨,等你们这一代的孩子长大以后,师爷爷不希望相声是进了非遗馆的过气艺术。希望你们可以通过新的方式,去了解我们中国的曲艺传统……”
《朱绍文》相声剧终于排练好了,开始了第一轮宣传。
他们两个客串演员所能做的事儿,便是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跑龙套。
刚开始一老一小在一起玩,主要是吴灿荣逗孩子,顺便谈谈相声,想培养孩子这方面的兴趣。
老爷子抱着对老祖宗的崇敬之心,才花了这么多心血,排练了这一部剧。但由于遭到了同行的打压,北京的剧场都不肯借演员给他,老爷子就跑去了南方,从江浙的戏曲团体那边借调来了50多名演员,才组织起了《朱绍文》的演出。
林国栋只能默默装着嫩。说真的,他也挺钦佩这样一生专注于艺术的人。他的父亲林绍恺也跟这吴老头一样,也是个兢兢业业想要拯救相声出坟墓的老艺术家。
只不过,他父亲晚年放弃了这一想法。说是:“我想通了,相声是没有未来的,包括京剧也一样。年轻人都不爱看这些传统曲艺了,也没人愿意学这个了。”
老爷子把这部相声剧当做收官的作品,就是希望能吸引多一点的观众来买票观看。
好在这些宣传费也没白花,北京艺术展览中心的《朱绍文》相声剧的票仓一开,半天的功夫就卖出了2000多张。
几个高徒都在逗老人家开心:“那可不,师父,就凭您的名声,早就该开全国巡演啦!”
每每谈及这部相声剧,吴老爷子就像在等待着一个即将出世的宝宝。
直到半个月后。
要说吴灿荣也是卖力吆喝,他花了500多万的重金,买下了北京几大报纸的头版头条,放了《朱绍文》的表演海报。
林桥专心排练,儿子就交给了老爷子去带——反正吴老爷子非常喜欢这娃。
***
后来,父亲还阻止桥桥登台演出。说是女孩子家家不能干这个,以后没有前途。直到父亲去世以后,他才重新带着女儿出山。
到了相声剧开台前,吴灿荣就收到了这个好消息:5000多张票全部卖出去了,观众们都在期盼着吴老重新登上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