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6(2/2)

    郑太后轻轻叹一口气,从翊儿今晚在寿全宫的表现来看,她的话,他应该听进去了几分?

    想当年先帝认识她后,巧妙布局,一步一步诱她上心,为了让她安心,还主动扫清各方障碍,怎么翊儿这方面就没能学得他父皇两成呢?眼看孩子都要四岁了,还闹成这样。

    他心头似乎压了万钧巨石一般,沉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听到脚步声,他下意识抬头,双目圆睁:“少……皇……”

    刚走得两步,便被皇帝伸手阻拦:“小五不用多礼了。今天初三,我陪长安和文元回来看看。”

    第67章 退让   换她一点点欢喜

    这样一来,郑太后就不懂了。

    她不清楚事情始末, 却是真心实意地替儿子着急。若是他不中意许娘子薄待对方也就罢了,可看翊儿的反应,分明是放在了心坎儿上, 不说爱逾性命,也算视若珍宝。

    夜渐渐深了,郑太后默默念一声佛,暗自祈祷永华宫那两个能早些和好。

    不过她并没有再追问,因为说话间马车已经到了金药堂外。

    夜已经深了, 一向习惯早眠的郑太后还未入睡。

    次日清晨,文元醒来看见母亲,欢喜极了。待听说回金药堂,越发的欢喜。

    她的兴奋并不亚于文元,眉梢眼角的雀跃与欣喜隐约可见。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她倒也不是担心孙子,文元由父母照看,她无需多虑, 她担心的是翊儿。

    与此同时,她心里还颇觉不安,唯恐皇帝临时反悔改变主意。毕竟在宫里这些天,皇帝大多数时候都不像昨天那般好说话。她生怕那是个梦,一觉醒来,他又故态复萌。

    昨日文元生病, 长安晕倒。郑太后这才知道,儿子和许娘子之间, 并非她想的那般恩爱和睦。

    他想留下她,可又真的害怕逼疯她。

    许长安只看着他笑:“那你可要准备好多呢。”

    “那我给青黛姨姨和小五叔叔带礼物。”他想了想,又补充,“还有秋生叔叔、老秦爷爷……”

    她初时还以为,皇帝让许娘子待在永华宫、让文元待在寿全宫, 是因为小两口久别重逢, 分不出太多的心思来照顾孩子, 所以才让她这个做祖母的帮忙照看。

    金药堂门口的对联换了一副新的,其余的与往日并无太大区别。

    纵有万般手段,也不知该对她施展哪一种。

    ——就算是被关在笼中的鸟,也想出去放放风。

    郑太后到底还是心疼儿子,尽管从他口中问不出个什么,也不妨碍她以过来人的身份进行规劝:

    直到昨天, 郑太后才知道自己想岔了,根本就不是她想的那么一回事儿。

    ——

    长安痛苦绝望到几近崩溃, 翊儿的神情也是她许多年不曾见过的:惊慌、懊悔、无措……

    大过年的,买药的人也少,铺子里安安静静,只有小五站在柜台后看书。

    还好她担忧的事情并未发生,一切都很顺利。甚至同在一辆马车中,皇帝也没有奇怪的举动,只与文元简单说几句认字相关。

    说这话时,她看着文元,问的却是皇帝,一双秋水样的眸子里写满了紧张。

    “啊,那你们看,你们看。”小五好半天回不过神,“我,我给你们倒茶。”

    她只顾着高兴与担忧,才想起来当时是被他带着禁军到金药堂接走的。若此事已传将开来,他们回去只怕多有不便。

    然而临到金药堂,许长安又想起一事:“咱们现在回去,不会不方便吧?”

    他快速从柜台后走出,就要下跪:“草民……”

    皇帝微微眯了眯眼睛,牵了一下嘴角,若无其事地道:“各地风俗不同。有初二回门的,也有初三回门的,没什么不方便吧?”

    许长安怔了一瞬,心想,他这不是答非所问吗?怎么说到回门上了?难道他把这当做是夫妻年后回娘家?还是说她以后都有“回娘家”的机会?

    “你们能有多大点事儿?她没再嫁, 你也没再娶,哀家也没阻挠你们, 不让你们在一块儿。就你们两个人之间的问题还不好解决吗?翊儿你是个男人, 又一走四年没消息, 她心里就算有点怨气也很正常吧?你多哄哄她, 多顺着她不就是了?她一个人带着个孩子也不容易。你呀, 别把人逼得太狠了, 哀家看长安也不是不通情达理的人。你们怎么能僵成这个样子的啊?”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