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2/2)

    第一次熟悉一下过场后,璐璐师姐说他们可以回去了,顺便宣布在社团的游园会开始前,每周星期一二三的晚上需要集合来这里排练,有事可以请假。

    陈晏晏看了看站在中间,努力尬演的林清河,忍不住笑。

    她决定早早开始准备,到时候考试不会惊慌。重新安排了一下自己的学习与工作任务,陈晏晏把该干的事都努力在白天做完,晚上可以抽出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和他们排练。

    她跑来跑去,没怎么出场,在某几个瞬间觉着自己不在也没什么关系。在健身方面而言,她今日运动的份量应该足够。

    小组的规定人数是3-10人。

    原因是陈晏晏的专业是工商管理,他们是建筑学,加起来不正是金融大厦么。经过头脑风暴后,他们拍板决定选择了一个。

    一直凑不齐的幕布队伍因为丁辉的加入,完美成团。

    表情动作和台词都不怎么到位,看得出来从来没有演过戏。

    一群人待在一起休息的时候聊聊天,你打打我,我打打你,小学生们都自愧不如。

    她的效率意外提高了不少,果然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都能出来。

    陈晏晏和林清河每天线上线下都闲聊一下废话。你说我的废话,我说我的废话,废话来废话去,再顺便问对方有没有去排练了。

    他们一拍即合,顺理成章地组了队,马上拉了个三人小组。

    他的演技好一般哦。

    新手上路,十分有趣。在场的演员很多是大一的,几乎所有人都在尬演,还有人手上直接拿着打印出来的剧本在读。这其中,林清河的台词又是最多的。

    他们缺德地把丁辉约到了排练基地,说是要举行小组讨论。年轻的小伙子怎么可能抵得过师姐们的祈求。甚至都不用太软磨硬泡,只需要多说几句“来嘛来嘛,就缺你了!”、“很好玩的。”这样的话,丁辉举械投降。

    她认识了很多别的部门的小伙伴,都挺有趣的。

    当她发现自己的出演规律后,会先在一旁练一下球,差不多时间再跑进去。

    她上了大学以后才发现有趣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以前的她像每日坐井观天的小青蛙。当然,她现在可能不过是到了另外一个稍微大一点的井,听起来很像套娃。

    说是排练,陈晏晏终于发现大家的状态接近在玩,像是为了聚在一起玩找个借口罢了。

    他们进入正题意外很快。

    这学期,排球课的老师再一次早早告诉她们期末考试的内容——对墙垫球五十个。实际操作起来比自垫难度高多了。

    而她原以为十分轻松的《音乐鉴赏》课,老师抛出了大招——小组合作。老师给他们布置的任务是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种风格的音乐,然后进行presentation,意思即是他们不仅要做PPT,还要上台讲。

    毕竟剧本还没完善,他们的进度没必要赶得那么急,时间绰绰有余。

    陈晏晏跟着璐璐师姐一起回了宿舍,同她聊了一路。

    陈晏晏和丁辉成为了幕布后的战友。

    忙碌的日子过得特别快。

    第一次排练,陈晏晏作为一个台词只有一句的人,一直躲在幕布后面,跟着幕布东奔西跑,停不下来。

    负责拉幕布来转换场景的同学搬来了几块以前用的旧幕布,准备到位。

    比较让人堪忧的是三个人的音乐造诣都比较糟糕,对音乐了解不深。他们光是想选择什么音乐都纠结了很久。

    她过上了赶到排练基地,就为了喊出一句“你走吧!”的日子。和他们一起排练了一两周后,陈晏晏明白为什么林清河会过来演舞台剧,着实很解压,还能交到别的朋友。

    似乎也不该对第一次演戏的他过份苛刻?尤其是这样的舞台剧,演员与要出演的角色贴脸有时比演技更重要。

    “明天见。”璐璐师姐和她告别,往楼上走去。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他们小组的名称起得十分随意,叫“金融大厦”。

    陈晏晏上学期的课也有很多小组合作,一般是和舍友组队。这一门也有陈晏晏的同班同学,但是相比同班同学,林清河和丁辉反而更相熟些。

    陈晏晏回到宿舍看到放在鞋柜上的排球,想到自己候场的时间那么长,下次干脆拿颗球过去练习一下,充分利用时间。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