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4(2/2)

    俞景听了倒是没说什么,但苏闻琢那小表情,他一眼便看穿了。

    俞景走过去,拿起她旁边的书翻了翻,是一本王在渊的诗集。

    因为那人极厉害,他若学成,能伤他的人就少了。

    吸了吸鼻子,她让朝生下去了,然后将青黛和泽兰叫进来,带着两人去了小厨房。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她一头青丝垂在脑后,被夜风吹起几丝柔软的弧度,瓷白娇嫩的小脸因为刚沐浴后没多久,还带着一抹绯红,明眸善睐,娇颜似玉。

    听到这,俞景顿了顿,将碗端起来。

    待晚上沐浴过后,俞景坐到窗边,随手拿起之前没看完的一本书准备翻一翻,鼻尖便闻到了一丝香甜。

    苏闻琢走到他跟前,将小碗放在小茶几上,笑眯眯的看他:“夫君,你尝一尝。”

    所有的事情,都是他受了一遍伤害,然后才学会的。

    -

    她好像能看到小小的俞景,遍体鳞伤,一个人带着朝生窝在院子里偏僻的一角,警惕的像丛林里失去父母而落单的小猎豹。

    自从屋里有了冰盆,就比外头凉爽了不少,苏闻琢便不爱出去了,整日没事就在屋里待着。

    青黛跟在苏闻琢身后,面露不解:“三少奶奶,您去厨房干嘛?”

    苏闻琢摆摆手:“俞韶华那人我看着都嫌碍眼,横竖你已经帮我出了气了,我心里舒坦了,懒得去看俞夫人和俞老爷的嘴脸,话不投机半句多。”

    俞景傍晚回屋时,便见着苏闻琢躺在贵妃榻上睡着了,手边还放着一本摊开的书。

    听着朝生细细的将俞景的过去剖开来,苏闻琢的眼睛红了。

    王在渊的诗素来以浪漫情怀著名,他倒没想到他夫人心里是喜欢看这种风花雪月的诗。

    是一碗冰镇过的甜羹,雪白的莲子坠在暗红的羹汤上,倒有几分好看。

    “夫君来了,那我让人摆饭吧。”

    他学的最好,用的最熟练。

    苏闻琢看了她们两人一眼,摇了摇头:“这是我要做给夫君的。”

    至于挑了手筋这种事,俞景被方氏这么对待过,老大夫自然也教过他如何接筋。

    后来的事朝生便不太知道了,不过他觉得他们家少爷一定是学成了的。

    只是俞景也不说破,就等着看苏闻琢要做什么。

    他很刻苦,在武学方面竟然也有天赋,医馆的那位老大夫见状,特意给俞景指了个人,说若是他能拜得那人为师,日后就再也不需要来他这里治些跌打损伤了。

    “我要做香莲红枣汤。”

    俞景轻笑一下,将书盖在了苏闻琢的脸上。

    泽兰听了笑道:“少奶奶想喝,叫厨房里的下人做便好了,哪用得着您亲自去厨房。”

    他抬眸,看见苏闻琢端了一个小碗进屋。

    而学武这件事,是俞景再稍微大一些之后,为了自保,悄悄拜了镖局的师傅学的。

    见他奇怪,苏闻琢摇头晃脑道:“饭后消食,有益于身,恰好时候尚早,所以我们走一走。”

    俞景有些稀奇,因为苏闻琢没有这么个习惯,她用完饭,最喜欢窝在屋里绣东西。

    那个孩子有一双漆黑的眼睛,他顽强、坚韧,在日复一日的黑暗里,终于长大了。

    想到这是苏闻琢亲手做的,俞景唇边的笑扩大了几分。

    俞景挑了挑眉,有些似笑非笑:“夫人之前一定要散步消食,就是为了晚上吃零嘴?”

    两人用了晚饭,苏闻琢积极的拉着俞景要到后头的小池塘边散步,说是消消食。

    苏闻琢被他弄醒了,嘟嘟囔囔的坐起来,她拍了拍脸,见是俞景回来了,又露出个笑来。

    “不是!”苏闻琢瞪了他一眼,“这是特意做给你的,我亲手做的!”

    “嗯。”俞景应了一声,又看了一眼屋外,“今日都在屋里待着,怎么没去望景轩瞧瞧热闹?”

    朝生就知道,他们少爷日后一定不会再受欺负了。

    因为那段时间,俞景很少睡觉,天天晚上躲着俞府的人偷溜出去,天蒙蒙亮才回来,时常满头大汗,一身淤青,但在某一次俞韶华带着几个不不学无术的少年又想对俞景动手时,俞景几下将他们按在地上。

    今日整个俞府因为俞韶华的事都炸开了锅,忙忙碌碌吵吵闹闹,但俞景最偏僻的这处小院里,却将门一关,事不关己的模样,安然恬静的不得了。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