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2/2)
周术登台后,又命各地县令自己选拔衙役,甚至就连里正和村长都要重新再选。
门口有那么多百姓,对方一人一口就能把他的声音淹没,他命人在门口张贴告示,而且留了衙役朗读。
很快他们发现事情有些出乎他们意料。
有些百姓脾气急,带头往总督府里挤。
百姓傻眼了,拍着大腿嚎起来,“征了土地我们吃啥!这些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贪官!他们什么时候管过我们死活。”
时间越长,百姓心里就越发毛,如果这消息是假的,总督只要差人出来说一声就行了,不出来,说明这事十有八1九是真的。
总督府门口挤满百姓,往常百姓怕官,哪怕这条路很宽敞,可为了不惹麻烦,从来不从这边走。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反倒是那些吃了亏的大户人家心中不满。
林知惜这念头在脑子里一闪而过,第二天,这条消息传遍大街小巷。
你说军队要女人做什么?
偏偏总督相当稳得住,守了大半天,愣是没有出来澄清一声。
她命令周术当总督,而后又将各地县令全部撤掉,换成自己人。
半夏小声回道,“是周先生安排的。他说您给的时间太急, 他只能用快办法。”
因为大户人家一般都有功名,他们是不用交税的。现在朝廷征田,就等于白白从他们手里拿粮。他们能愿意才怪。
还不等那人高兴起来,对方紧接着又来了一句话,“对!不用征兵了。但是现在改征田地了。”
百姓想不通朝廷到底想做什么?
比如,强制征兵,每家每户无论男女只要超过15,低于60以下,皆要征兵。
到底害怕大刀砍过来,情绪激动的百姓往后退了几步。
更何况他们有这么多人,还对付不了这几十个衙役?
国人都喜欢折中,譬如鲁迅先生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 大家一定不允许。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想要百姓接受强征田地,只需发布一条更残忍的条令。
又等了两个时辰,天慢慢暗了下来,周术才姗姗来迟。
百姓们闻听此言,一个个都吓疯了。
那些大户人家也想不通,着人四处打听。可是这消息还没对外透露。衙役们也不知道,无从打听。
可以洗衣做饭?可以照顾病患?可以铺床叠被?甚至成为军妓。
征兵就够吓人的,居然还让女人也进军营?她们去军营,老人孩子谁来照顾?家里田地谁来管?
百姓冲过来,几十个衙役抽刀拦着,“都往后退!总督正在与公主商议。你们耐心等待。往后退!再往前,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不少大户联合起来,想打点官府,让他们打消这个念头。
百姓挠挠脑袋,这不就是脱裤子放屁吗?让他们把土地交上去,又雇他们种?这跟他们自己种有什么区别?
自打惠阳公主来了四川府,强制命令刘总督下台当副手,整个四川省就掌握在惠阳公主手里。
这可怎么办呢?这是逼他们去死呢?
门口有衙役守着又怎么了?他们命都要没了,还怕这些衙役?
“啥?不用征兵了?”
林知惜想得没错, 周术就是这么想的。
“朝廷这是想多征粮吧?”
这是在为强制征地做铺垫呢。
今儿不一样,百姓扎堆往这边挤,衙役轰都轰不走,一副不给答案,就不走的架势。
林知惜恍然。合着周术是想吓唬百姓。让他们知道外面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当中。
有人紧接着又补充,“不征土地,但是朝廷会雇百姓种地,发口粮给咱们。”
不仅百姓这样想,就连不明就理的衙役们也这样想。但是比起征兵,多征粮好歹还有条活路。只要有活路,百姓就不会再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