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5(2/2)
新帝握住他的手,他们都知道,是生是死就看这最后一战了。
但是盗墓?
其实真相并非如此。当初周术将四川大户九族都斩了,没有家族庇佑,有些宵小之徒半夜偷偷挖他们的祖坟。周术将贼人抓拿归案。钱财自然就归了公。后来又被林知惜用来当军费。这流言传到京城就变了味。
永王看似权力极大,但招兵关乎国家大事,他不敢自专。就像当初灵妃也是尽力会皇兄办事,但是因为她会妖术,皇兄哪怕用她,却也防着她。皇兄现在信任他,自然不会计较他的越俎代庖。可等他收复河山,必定要重翻旧账。永王不敢赌。所以只能等皇兄醒来。
林知惜捞钱的手段与永王有些相似,她在各个省开厂子、开铺子,走的是一条龙服务。而且她卖的都是新鲜事物,生意很火。
大臣们吓得呆愣在原地,还是永王率先反应过来一迭声叫太医。
“她是如何捞钱的?”
永王带着太子出了乾清宫。
反而他还要为士兵的装备发愁。
陕西招募的十万新兵将他亲封的大将军杀了,尸首挂在城楼,而后打开城门恭迎叛党入城。
挖人祖坟那可是要天打雷劈的,林知惜把人家九族抓了,居然连人家祖坟都不放过,她这么放肆,她那些属下是怎么忍她的?
偏偏雪上加霜的事情来了。
新帝又气又急,偏偏事情紧急,又不能怪弟弟太谨慎,他立刻命永王负责招募新兵,看到跪在一旁的儿子,又嘱咐太子也跟着一起去。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殿外跪了十几个大臣都在等皇上苏醒。
铜钱形状大小都一样,但是每个新帝登台,铸钱都会加上自己的年号。
太后头一个发现儿子醒来,忙让宫人将他扶起来,不停给他擦汗,嘘寒问暖。
在座之人都惊呆了,“她真敢这么干?”
永王摇头又点头,“臣弟建议招新兵。只等皇兄醒来。”
有个大臣倒是知道一个小道消息,“臣听说她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将豪强查抄,得到的财产全部充公。甚至豪强下狱之后,她还会命人盗墓。”
有驿卒快马加鞭八百里加急,从陕西传回消息。
如此噩耗传来,殿内噤若寒蝉,没人敢触皇上霉头,全都眼观鼻鼻观心做木头人,但他们脑子飞快运转想对策。可惜还没等他们想出办法,只见御座上的新帝受不住这打击洋洋洒洒喷了一大捧血,头栽倒在龙椅上,昏死过去。
他们动作迅速,亲自去兵部传旨,督促兵部尚书招募新兵。
除了陪葬时倒在墓里,谁家里还会留着高祖时铸造的铜钱。
林知惜知晓此事,也并未澄清。
众大臣都在谴责林知惜胆大包天。
但是军费是笔大开支,永王攒了几十年老底,因为几场战事几乎把他掏空。没理由林知惜比永王还有钱。
也就半个月时间,兵部就招到十万新兵。可是还没等他们训练,林知惜带着五十大军兵临中州城下。中州是京城最后一道防线,这里驻扎十万老兵,他们骁勇善战,比其他杂牌军强太多。但是面对五倍大军,守城将军丝毫没有胜算,所以他第一时间派斥候向京城求援,而后带领十万守城军奋力抵抗,却只坚持了七天,城门就破了。
查抄豪强也就林知惜敢干。她不怕得罪那些豪强。新帝就算想学都学不来。
他就算将这事传出去,也只是让那些读书人讨厌她,可她从来没想过讨好读书人。所以传不传都打击不了她。
孔溢满便将林知惜在蜀地的所作所为说了一遍。
大臣很肯定点头,“她当然不是明目张胆盗墓。而是派了心腹装成盗墓贼,微臣知道这事,也是听说她给士兵发的军饷都是高祖时铸造出来的铜钱。”
新帝刚开始听着还高兴,可渐渐他就不那么高兴了。
新帝安慰太后几句,眼睛直勾勾盯着永王,“大臣们可商量出对策?”
永王跪下领旨,嘱咐皇帝好生歇息,自己一定会竭尽全力保护良国安全。
新帝是在三日之后醒来的,永王、太子、皇后及太后全都守在边上,焦急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