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6(2/2)
就在僵持之际,周穆一声笑了出来。
第69章 出宫 要时刻记着朕,想着朕
周肆的表情隐在衮冕下,谁也看不清, 只听到帝王沉而有力的声音道:“一个商贾,何至于让二位臣工争论至此。”
这是气大发,也是不管不顾了。
右相也是气极了,得意门生求上门,本以为是一桩小事,借此还能捞个人情,没想到梁侯连他的面子都不给,还叫他不要多管闲事。
梁侯怒目圆睁:“右相又是收了沈家多少银钱,这般为他们开脱。”
“责罚倒是不必,只是梁侯这般行事,终归不妥,当自省。”
听到这话的梁侯身形一抖,忙跪了下来,俯身道:“是臣无状,臣失职,请皇上责罚。”
因为太妃的关系, 周穆对沈家没少了解,也多亏了这些背书,让他事半功倍。
宁王一句话, 像是踩中了两位大臣的哑穴,原本争得面红耳赤的两人不做声了,别过头, 互不理睬。
这水啊,要越浑,方能搅和得动。
“梁侯不说,又怎知我会不会信。”
说罢,右相躬身对着帝王道:“是非曲直,还望圣上裁定。”
“启禀皇上, 那沈家可不是普通的商贾。”现下, 满朝文武, 敢这样跟帝王讲话的,也唯有宁王了。
梁侯并不想与右相为敌,只想他置身事外,不料这人中了邪似的,非就跟他过不去了。
沈旖和沈家分不开的,若那沈家是庸商,一毛不拔,唯利是图,可能他对沈旖就不会如此上心了。
不说臣子了,便是周肆,真正对沈家的了解也是有限,只知沈家每年上缴了不少雪花银,却没想,沈家背后还做了更多的事。
年后第一日上朝,官员们尚沉浸在阖家欢乐的情绪里,未能完全缓过劲,也无要紧事要奏,只是走个过场,盼着帝王早早挥袖,宣布散朝。
帝王不语,宁王拱手, 继续道:“且不说那沈家是皇商,每年光是税赋,就为国库增加了不少真金白银,更甚的是,那沈家是忠于我朝忠于圣上的义商, 一旦边疆有战事, 沈家总是第一个站出来,供给军需不说, 还捐献了不少辎重。论德论义, 当之无愧, 便是我,也愧而不及。”
掰扯了一通,又回到最初的争论了。
“梁侯说我为沈家开脱,那么请拿出我无法为他们开脱的罪证来。”
“我大昭不成文的传统,若非穷凶极恶之徒,必须绳之以法,否则新年期间,皆是轻拿轻放,押后再议,更遑论,梁侯没凭没据,只凭一己之私,便封人铺子,断人财路,这又是何缘由,还请梁侯给个公道。”
想到沈家,想到沈旖,早先的那些嫌隙,已经消逝了大半,周肆的心态也在不知不觉中转变。
梁侯一时觉得难堪,拉不下面子,嘴硬道:“右相偏听偏信,又哪来的公道愿意信。”
右相突然来这么一出,众人皆是猝不及防,梁侯也没料到,右相居然就在朝堂上,当着天子的面向他问责。
盼着盼着,没盼来散朝,反而盼来了一向好脾气的右相,状告当朝数一数二的权臣,梁侯。
朝堂上, 一番慷慨陈词过后,已经有不少臣工为之动容。右相更是目泛红光,抽空还瞪了梁侯一眼,像是在说,瞧瞧你,尽不干人事。
周穆听完,半晌未语,只笑了一下。
最终,帝王颇为感慨的一句,算是为沈家正了名。
右相要证据,梁侯拿不出来。
周穆不紧不慢,瞧着两个年过半百的老臣争得面红耳赤,道:“笑可笑之人。”
“那沈家,确实是忠义之士。”
当真以为自己有从龙之功,就能无法无天了。
高高在上,久不作声的帝王扫向他:“你又在笑什么?”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