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2/3)

    “本该是高兴的,可朕不知为何,却有些担忧。”

    荀太后怔住了,手颤抖了一下,萱城有些后悔,自己不该这样问。

    苻坚又是长叹了一声,苦笑了一下,“希望到时候如此吧。”

    “景略呀,你觉得他还是朕的弟弟吗?”众臣散后,苻坚独留王勐一人,仍在未央宫的大殿上,群臣之间毫无拘束,二人并排坐在冰凉的地板上。

    “唉,陛下你管他心里怎么想的,至少现在阳平公他是支持你的策略的,他没和你起冲突,你就不用忧心那些不存在的烦心事了吧。”王勐劝道,“只要燕国撕毁了合约,我们便有了重新讨伐燕国的借口,到那时,我们攻取邺城便就名正言顺了,相信阳平公也不会反对的。”

    王勐笑了笑,继而缓缓道,“陛下你这就是杞人忧天了,洛阳的时候,你也看到了,阳平公本是反对与燕国和谈的,这一点和我们的计划是一致的,说明他的心里其实是想和燕国一战的。慕容韡派来了使臣,他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兴,反倒像是埋怨你为何要与燕国进行和谈,臣与慕容令谈判,也看出了燕国其实并没有与我们和谈的诚意,只是迫于无奈,太后可足浑氏参政,朝堂一片混乱,这洛阳一纸合约怕是延续不了多久。陛下是在担心阳平公不想与燕国大战还是?”王勐顿了一下。

    苻坚摇摇头。

    他缓缓的搀扶着她的手臂走过众人的身旁,苻坚看着他,一直看着他,直到他消失在了众人的视野之外。

    第二十六章 与荀太后的独处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太后寝宫距离未央宫有一段距离,萱城扶着荀太后,身后有一些宫人,距离与他们疏远了些,萱城有点尴尬,这是自己第一次与一个毫不相识的妇人这般亲近,他一时不知道说些什么。

    王勐轻轻一笑,“陛下这是错觉吧,臣倒是觉得阳平公这下与太后打开了心扉,少了那层隔阂,陛下应该高兴才对。”

    萱城插了一句话,“那儿臣与兄长呢?以后也会那样吗?”

    荀太后这时候却慢慢的说话了,只听她含煳不清的口齿间在轻轻诉说着,“儿呀,其实你并不知道,你文玉哥哥当时登位有多么艰难,阿法,阿洛他们都在虎视眈眈,阿法得人心,阿洛拥兵自重,哀家若不对阿法下手,那阿洛他们必然拥戴阿法登位,你知道吗?哀家的心里也痛,可再痛都得忍着,当年你和你文玉哥哥和阿法他们交情很深,哀家知道,可生在这王族之间,再深厚的兄弟感情都会淡的。”

    做母亲的最怕看到兄弟相残,可他却在这位母亲面前提起这样子的愚蠢问题。

    苻坚叹了一下,“这次从洛阳回来,朕总觉得他变了,变的不像是以前朕的那个弟弟,可又说不出哪里不一样。”

    他这时看见了荀太后微微睁着的眼睛上滚出了几滴晶莹的东西来,他也突然心里一酸,叫了声,“母亲。”

    ——————————

    萱城连忙改口说,“母亲,儿臣错了,不该说这样的话,母亲放心,无论如何,儿臣都会站在文玉哥哥身后的。”

    “陛下为何这么问?”

    “陛下在担忧什么?”王勐关切的问。

    荀太后抚摸着他的手背,语气欣慰了些,“儿,你记得吗?那一年夜里,哀家在火光里清楚的看着你的脸,那时哀家的眼睛还能看得见,”她伸出手来,向上摸索着,似乎想要触摸自己的脸颊,萱城低了低头,把自己的脸贴到她的手心上。

    苻坚道,“前些日子朕和他谈过,他似乎不希望与燕国发生战争,可朕想了想,此前在洛阳的时候,他又是反对和谈的,所以这一点上,朕实在是越来越看不清了,不知到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