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1/2)

    荀太后很高兴,荀皇后是荀太后的侄女,自从萱城来到这秦宫,他看见的永远都是荀皇后跟着荀太后的身边,从未有过一刻的分离,而苻宏永远都在她们二人的身边。

    这时候,萱城一一跟他们敬了酒,苻宏的脸色最难看,萱城心底有些不解,他也不想跟苻宏碰面,可不得已,他们是一家人。

    酒过之后,家宴也渐渐的开始了尾声,下人们最后端上了饺子,热腾腾的,摆放在面前的时候,一股热唿唿的暖流从身体里升起。

    饺子,这是中国大江南北年夜饭的象征,古往今来,皆是如此,萱城以为,离开了家,离开了父母,年夜会是孤独和落寞,然而,不是。

    这里,真的好温暖。

    萱城知道苻氏祖先临渭,就是如今的甘肃陇南一代,算是汉人眼中的异族,可就算是异族,他们也进入了中原,也入住了长安这个千年帝都,过的还是汉人的生活,这过年,和汉人并无区别,甚至在他看来,比汉人的年夜愈加暖心。

    慕容垂要离开了,苻坚握着他的手,不知在说什么,最后慕容垂跪下来深深的对着苻坚拜了又拜,最后离去了。

    王勐要走,苻坚说,“你和他们不一样,留下吧。”王勐便没走。

    于是,到了子时的时候,外面的报更声一响起,如萱城预料中的一样,府外头的烟花便升起了,很大很大的一团花,升到空中,燃起来很好看的图案。

    是梅花。

    萱城盯着烟花看。

    盛世的烟花。

    然而,那只是一个人的梅花。

    苻坚贴着他的背后,低低的对他说,“你以为你让朕走,朕就会走了吗?”

    王勐最后走了,荀太后和荀皇后也走了,苻宏深深的看了他一眼,也走了,那些皇子们都走了。

    可苻坚没走。

    第三十七章 建元五年的开始

    他不守诺言,在骊山时他答应了萱城不留在府中的。

    可萱城不怪他。

    暖阁里搁着暖炉,明月过来侍候,他说,“炭火虽好,可这大冬日的,暖阁的窗户都关上了,空气一点不都流通,陛下说不好,宫中的暖炉里面烧的不是炭,陛下让人搬过来,我觉得这倒是好,陛下今夜在我们府上了,总不能冷了他。”

    明月说话声音小,这一连串话说的嘀嘀咕咕的,萱城只听了个大概。

    不一会儿,外头的声音便响起了,“皇弟。”

    苻坚大步流星的跨进来,明月接过他随手脱下来的披风,又在小声嘀咕,反正萱城听不清他说的是什么。

    苻坚对他说,“明月,你下去吧,朕和皇弟两个大活人,端什么帝王架子嘛,自己还不能侍候自己了?你快去,南岸还想你跟他暖和暖和呢。”这话说的倒像是玩笑话,尤其是最后那一句,没个正经的。

    萱城也不理睬,明月没辙就出去了,苻坚靠过来,抚摸着他的肩,“你看,朕说的话还是应了,留下来陪你就得留下来陪你,这君主一诺嘛,怎么能食言呢?”

    暖炉上冒出了微微的细烟来,渐渐地,空气中氤氲着这些烟雾变得朦胧起来。

    萱城推开肩上的手,站在暖炉的旁边,静静的站着。

    苻坚坐在榻上,静静的坐着。

    “你为什么这样?”过了许久,沉默的氛围中,萱城突然说了一句。

    苻坚答道,“你想让朕走?”

    “是。”

    “弟弟,你似乎不想亲近朕?朕不知道为何,可朕总想亲近你,以前不想,现在想了,朕发觉是从洛阳之战以后,朕越发的对你好,你却愈发的冷淡,可朕却还是没理由的想对你好。”

    苻坚从榻上站起来,身影在烛火下映的很长,看着他渐渐的走过来,萱城道,“你回宫去吧。”

    苻坚定住,“你真这么想?”

    “是。”还是淡淡的一个字。

    “好,那朕便回去。”苻坚真的转身走了,他拿起屏风上的狐裘披风,“朕回宫,你早些歇着吧。”

    于是,真的就这么滑稽了,大年三十的半夜,苻坚一个人从阳平公府回宫,南岸不知所措的跟在他身后,“陛下,陛下。”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