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2(3/3)
他扬起了脖颈,白皙的肌肤露在空气中,他的头高高的仰着,微微阖上眼,一场荡气回肠波澜壮阔的画面盘旋在脑海中。浩浩荡荡的数十万水师顺流而下,长江天险,可哪里挡得过苻坚的雄心壮志,何日天下不是一家,便永无宁静之日,一人玄衣冠冕,负手立于船头,他的身前空无一人,身后亦是茫茫波涛。“兄长,这颗心。”他捂住自己的心口,那里真的在热切的跳动,萱城痛苦极了,他陷入矛盾的自责中,这具身体为何是这样,明明在触碰到苻坚的时候是那样的抗拒不已,可一旦离开,又是如此的热切,极力的想要向他剖开一片热忱,红彤彤的丹心明誓。
连成衣说,“若是如此,我们便要加强绵阳的防守,绵阳府向来不设重兵,轻于防务,如今反贼逼近,若是攻破绵阳,必是血战。”
萱城沉了半响,从成都退守过来的兵力只有四千余人,绵阳府的兵力不足一千,与叛贼的三万兵力已成悬殊之势,如此情况之下,只能谨慎严守,以防敌军来袭,他点头,“连太守言之有理,传我命令,将绵阳府守卫撤去一半用于防城,再增派一千士兵守城。”
“是,阳平公。”
连成衣下去即刻执行了命令,可姚苌却忧心忡忡,“我还是担心。”
“你信不过连成衣?”
“不是。”
“张育英勇善战又精于谋计,他怕是也能想到这一点,我担心他不会给我们以喘息之机。”
“既然如此,唯有死守。”
萱城盯着姚苌的目光定定的问,“你怕吗?”
姚苌楞了一下,继而嗤笑,“阳平公真会开玩笑,我会怕?哈哈。”可他却自言自语起来,“我只是忧心,若是此战不能取胜,回不去长安,那陛下的期望、、”他的视线中忽然就闪现了临别之际的那个画面,苻坚拉着他的手精心嘱咐过的一定要守护好的人。
那个东西,真的还存在于世间吗?姚苌莫名的就慌了起来,他些许慌乱的眼神投向萱城,可萱城却无情的回应他,“既然不怕,不必再言,守好城池。”
黑夜笼罩在这一片西南的小城镇中,稀稀疏疏的火光像是夜空中飘着的几粒萤火虫般微弱,萱城站在太守府前翘望,不远处的城墙上火把却连成了一片橙黄火海,微微有嘈杂声起,萱城皱眉,心底一颤,这时,府外一声喊声传了进来,“阳平公,阳平公。”
心被提到喉间,萱城定睛,却见王统气喘吁吁的撞了进来,“阳平公,,,阳平公。”
“何事?”
“阳平公,大事,大事啊。”
萱城手不由得了捏紧了剑柄,“快说。”
王统噗通一声跪地,转而大笑禀报,“阳平公,朝廷的援军到了。”
“什么?”
萱城一时失神,按在剑柄上的手指自然而然的松滑了下去。
“阳平公,是朝廷的大军到了,镇军将军和右大将军率领的五万大军到了,此刻正在城外集合,只等您一声令下。”
萱城醒过神来,王统的脸上喜不自胜像是打了什么大胜仗一样,他信了。
这不是自己临走之前留下的那一道军令,这是苻坚的君令。
按照时间推算,自己四日从长安抵达成都,第五日赴巴獠和谈,第六日归来,次日张育来犯,若是自己下的那一道军令,那至少要等到后日朝廷之师才会赶到。
只有一种可能,在自己跟姚苌穿过秦岭南下成都的时候,甚至是自己还未从长安出发之际,邓羌和杨安的大军也许就准备出发了,长安至陇南,再从陇南南下蜀地,最快六日,骑兵步兵一般需要七至八日,也就是说,在自己离开长安的同时,苻坚就派出了朝廷讨伐大军。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