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5(2/2)

    苻坚笑了,“是,朕并未说司马氏非正统。自古开创盛世大业者皆以军功服天下,为何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代未有平定江山寸功,却能坐享其成?曹魏祖孙三代开创的江山岂能说让就让?”

    “司马氏继承汉室江山,天下士族归降,是为正统。”

    “父皇不该伐晋。”

    “是,朕生而非汉人,可**自古便是多民族国家,谁说统治者非要是汉人,古有蚩尤,为九黎族首领,也能与黄帝平分天下。”

    “第一,**正统在晋,第二,文化归属在晋,第三,天时地利人和在晋。”

    苻晖道,“纵使如此,司马氏也为汉室正统。”

    苻坚道,“文化制高点,天下文人之最。”

    “可以,你一一说出理由,不过,这**正统在晋,朕并没有否认,只是你似乎并没有说动朕为何正统不能伐?”

    “儿臣请问父皇,当此乱世,何为文化之高?”

    “何为士族?”

    苻坚不气不恼,即便苻晖此言已经大逆不道了。

    “平原公,朕告诉你一个好方法,朕南下灭了司马氏,这540万汉人不就全都归属朕了吗?”

    “父皇不为汉人。”

    “父皇既然承认士族归降乃正统,那么,儿臣要提出的便是,统一中国这四个字。”

    “愿闻其详。”

    苻坚道,“朕承袭祖业,并未与司马氏抢夺玉玺,何来大逆之说?若是司马氏想要传国玉玺,又为何苟且于石头城,从不与朕交战?平原公熟读儒家经典,自知忠君爱国,儒家教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天下不平,又何来孺子修身齐家,百姓陷入战乱,你该问问为何司马氏不渡江北上夺回汉室江山。”

    “父皇既然说了为天下士族,如今士族皆在南边,这是否意味着南边可以一统九州。”

    “父皇,你。”苻晖脸憋的通红。

    苻坚暗笑,这一句话他的确是诡辩了,当然是因为黄帝联合炎帝打败了蚩尤啊,蚩尤不得民心啊。

    “统一不看血统,而看文化高低,文化低的服从文化高的,次等文化服从高等文化。”

    “这话你该问蚩尤为何而败?不要问我。”

    苻晖道,“儿臣崇敬父皇文化程度如此之高,古来无人能及。然而,儿臣想说的并非是父皇你个人,而是我氐人整个群体,纵使你教化百姓近30年,然而我氐人只有一百万,天下汉人却有两千万,留守我北方的汉人有一千三百万,而南渡的汉人540万,父皇何以用我一百万汉化过的氐人去对抗这540万的占领文化制高点的汉人?”

    “朕想方才已经回答过你了,天下士族。”

    “好,说出原因?”苻坚道。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平原公此言未免尚早。”

    苻晖滞了一下,继而道,“敢问父皇,为何承认司马氏为正统?”

    无论苻晖提出什么疑问,苻坚都能轻而易举的回应,最后,苻晖只好抛出了此次辩驳的主题和目的。

    “可最终黄帝一统**,而非蚩尤。”

    苻坚笑道,“平原公所言不错,朕认同。”

    苻坚一个人的文化程度之高并不能代表整个氐族,何况氐族只有一百万人口。

    “父皇该归还传国玉玺给司马氏。”

    “这是什么道理?传国玉玺朕不偷不抢,传承至手,再者,朕若是要还传国玉玺,你该问问司马曜他要不要得起?”

    “父皇有何高论?”

    苻坚倏尔笑了,苻晖不解其意,盯着他的眼睛。

    “正如你所言,文化低的服从文化高的,次等文化服从高等文化。朕8岁习儒,熟读四书五经,13岁领兵出征,从无败绩,15岁身边便聚集了一众汉人谋士,18岁结识景略,19岁登基,以景略为丞相,全国上下推崇儒学,汉化国人,通晓儒释道三门,朕自以为文化程度无人能及,匈奴人、碣人、羌人、鲜卑人、汉人,天下五族之人皆降服于朕,朕作为天下九州之主,不可吗?”

    苻坚乍然震住,他反复思量苻晖的话中深意。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