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2/2)

    李公子朝上拱了拱手,语气满是敬佩:“圣上文韬武略,英明睿智!这广开恩科,大昭何愁无人可用?国子监里传授六艺的皆是名闻大昭之士!”

    朱文宣闻言,立即看向樊奕,果然见他兴致不太高的模样,连忙道:“若是遇了难事,就与兄长说,兄长来给你想办法。”

    朱文宣:“这是为何?”

    赏冬会连开三日。

    他想问问这是怎么一回事,但显然此时并不是好时机。

    第一日上午,并未做安排。让前来参加的有学之士们在游园观景之时,彼此打个照面,互相认识、交流。下午聆听德才兼备的江南大儒们讲座。

    也许是小樊新结识的友人?他这样想着,遂丢开不提。

    朱文宣转身时,不经意朝湖对面看去,隐隐看到两个熟悉的身影。他定睛一看,只见那人影渐渐走远。

    所以,我不可能成为你王府后院侍妾中的一员!你死了这条心吧!

    朱文宣心里一动,问道:“这六艺的头三名,难道是指每一项中的前三?”

    何青闻言,又想起今早之事,脸色瞬间如一块红布,他不敢往后看,只应了声。怕朱文宣再问,立刻转向樊奕,道:“小樊,你从用午膳之前脸色就不太好,可是遇到难题了?”

    季兰殊闻言,满意地抬手摸摸少年白净的脸颊,道:“如此便好。”

    正当樊奕终于松了一口气,想着不用再应付着这厮时,又听季兰殊说:“你们可是要去金陵?正好与本王同路,不如一起去。”

    只是,三人行中又加了两位。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朱文宣闻言心之向往,叹道:“有此明君,实乃大昭之幸!”

    两人暂时达成和解,气氛似乎也变得轻快了些。

    值得一说的是,楚王爷与那公子直接走到后方坐下,并未如他们这般坐在中央。

    他忍着想要皱眉的举动,回道“王爷说笑了,奕岂敢?”

    樊奕看着他们目露担忧的神情,心下一暖,便道:“让兄长们挂心了,我并未遇到难事,只不过,季公子说将要与我们一路同行。”

    季兰殊笑咪咪的道:“日后,还请小樊多多关照!”

    樊奕揉着自己被拽得红了一圈的手,尽量心平气和的说:“楚王爷,您是皇亲贵胄,奕与家人能得您的庇护,已是十分荣幸。待奕日后考取功名,有所成就,定会报答王爷的大恩。”

    朱文宣看向站在樊奕左前方的楚王爷与那位冷面公子,又看了看安静走在自己身侧、目不斜视的何青,一时间竟有种不明所以之感。

    李公子点头,笑道:“自然。朱兄有所不知,自圣上即位后,不仅将前朝三年一考的秋闱改成每年一考,国子监今年更是新增了传授六艺的科目。”

    “往年至多不过是古籍与书法大家的墨宝而已。”朱文宣听着新结识的李公子道,“听闻那国子监的十多个名额,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京城人士所提供出来的!真真是大手笔!”

    几人面色各异的进了兴国园,便找了个位置坐下。

    李公子赞同的点头,与其他几人一同沿着湖边慢慢走着。

    朱文宣疑惑的皱了皱眉,要是他没看错的话,其中一人像是小樊,只是不知道另一个人是谁。

    樊奕瞬间瞪向季兰殊,“什么!”

    他们两人同时开口,彼此对视一眼,正要向樊奕问清楚,只听前方高台上传来略有些苍老却依旧浑厚有力的声音——

    语气颇俱威胁,大有“你胆敢不应试试”之意。

    下午,朱文宣终于和樊奕、何青汇合,一同前去安排了大儒讲座的兴国园。

    朱文宣惊讶的道:“在下虽早已有所耳闻,以为不过是空穴来风,竟然真有此事!”

    季兰殊点头,目光灼灼地看向少年:“本王拭目以待!但本王希望,小樊莫要再对本王视若无睹。这小小的要求,你可能做到?”

    后两日则是君子六艺的切磋。由各位大儒坐镇,且彩头十分出人意料——六艺前三名者,可得国子监进学名额一份。

    第33章 圣上是我师兄?

    朱文宣朝何青问道:“阿青,我见楚王爷有意撮合你们,你可要把握时机。”

    樊奕:……

    何青:“此话当真?!”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