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不能亏待小兄弟(25上)震惊京城,独战三花(5/10)
第四根手指。
倪:「相关的配套软件他都有很明晰的设计思路,甚至我怀疑是不是也有成稿的思路了。比如重中之重的办公软件,沟通软件等等,这些如果都是他的思路,那么兼容性和适配性,效果,效率都将会是最好的。这些在未来将会是很大很大的市场,而我们只要拥有一个人就足够了。这一个不确定的话,其实很容易验证。和他说我们组织人力设计一款,他自己设计一款,做一下方案对比,然后再做一次成果对比。保证高下立判。」
拇指也迅速弹开。
倪:「能够连续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工作,他的精力充沛的吓人。能够提出控制公司而让出来大半利益,我个人觉得这个孩子的爱国情操是不容置疑的。一个热爱祖国,精力充沛的,能力极为突出的人。我们应该值得用任何方式去保护好,照顾好,培养好他。」
然后说了一大串的倪光南看着一号和朱副总理等待回应。
一号看了看朱行长,点头示意你先说说吧。
朱镕基缓缓的开口说:「不冲突的,他是两个极为重要的领域里最顶级的人才,甚至可以说人才不足以形容。但是金融和管理等方面的事物不是需要他这样的人才实际操作。而是需要他来培养和提供知识。和软件行业操作系统开发的方式不同,我们试试能不能协调一下?我没有要抢人的意思,老倪,眼睛睁得再大我也得说,中国的经济问题企业改制问题等等都很大,需要红衣这样的人。」
顿了一下才想起来之前的话题。
朱:「至于说他来控制那个公司我不反对,让红衣自己直控公司是有着非常大好处的。只是他这要纯粹遥控也是有一些隐患的。最好是能有一个他很信赖,又有很出色的执行能力和商业头脑的人,我觉得这样的人很重要。要不然?」
一号扫了他一眼。
「你不是总想收拾贪腐问题么?怎么还想跑啊?不是想当逃兵吧?问题再多也要解决。」
看向二伯说:「你想说话的,我看得出来。有什么想法就照直说。我们这里没有什么约束,能在这儿聊天的都是直人」
二伯:「关于这个协调的人选,之前有交流过。初步拟定为交通银行哈支行的副行长徐倾城。她是这个孩子的干妈,彼此信任度极高,同时她的履历也很好。」
朱镕基接口说:「老徐的那个漏风袄?徐家小辣椒?能力的确好,去年全国做的最好的就是她,我印象深刻,有勇有谋。就是有点冒险啊,这孩子魄力非凡。」
一号想了想说:「是不是个子不高,叽叽喳喳的那个?」
朱老总点点头:「去年要是把她的份额去掉,整个黑龙江的数据都没法看。就因为有这么个小辣椒儿,居然是个中等水平。」
一号问:「如果按照他们提出来的意见,我们有点占人家便宜啊,给我们大半。但是吧,数额太大了,我想说不要。但是舍不得不要。为了国家利益,我想让你去谈谈,老朱,我知道你又不好意思。我也不好意思,可是国家有点困难,能不能有个方案在国内想办法补偿?让他把外汇尽可能多的交给我们使用?有点厚脸皮的占小孩子便宜。」
二伯示意了一下得到首肯后说:「分配方案那个孩子是这么个意见,可以多分配给我们。而且他的部分收益基本都要用于国内灾难抵御的慈善捐赠,研发投入,以及生态圈维护。这个孩子完全没有过自我方面的要求,所以我觉得可以洽谈,只要我们能够做到让公司良性运转。」
朱镕基问道:「你觉得最高我们能够获得多少?」
问完了先示意不要打断对话。
二伯:「按照他之前提到过的数据推测,只是推测,投入研发的费用不会低于15%,慈善捐赠是用于秀和打开某些特定市场,所以不会低于3。5%。生态圈维护预计在前两年需求不太大,2%-3%,后期有可能增加不少。总计在20。5%-21。5%,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有可能被谈下来。他本人是对于这笔资金没有特定需求,所以全看这边了。」
朱镕基叹了口气说:「销售额度很可能是个很大变化的上扬线,这笔资金的数额会庞大到国家都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弥补。我初步的估算了一下,实际上以我们的贡献拿走三分之一都是占了很多便宜,如果最后我们是拿走了78%-79%那么我们就属于是第一年
就多拿了数十亿美元。我们去年一年的对美贸易总额不是营收,是总额才两百多亿美元,进口一百亿左右,出口一百七十亿左右。你们现在对于这笔钱有概念了么?这孩子一年就能白给国家全国人民努力和美国做生意都赚不到的钱。拿什么弥补?」
一号闷着声音说:「那这笔钱你敢说不要么?不要的起么?」
朱:「不敢说,难受。不要不起,更难受。」
一号:「想别的办法,就算是国家发行了对他单人的国债也行,这些美元很重要,以后或者现在他有什么想要的,国内砸锅卖铁还。」
顿了一下说:「组个团,你带队,去和他谈谈,务必不能让他心寒。但是国家的困难也要提出来,一起想办法解决。团里带上完整的评估组,知道他想要的,咱们给做足诚意。鉴于人的重要程度,人手开始调派齐备吧。你亲自负责怎么样?我没事儿的话,也想见一见他本人。哦对了,不对。再说。」
看着江爷爷和二伯说:「这孩子是你们的亲属啊,平时有走动么?家里啥条件?能培养出这样优秀的孩子,父母应该是很不一般吧?」
江爷爷说:「惭愧啊,是我女儿的侄子,家里很穷,但是很要强。基本不和我们这样的家庭来往什么。他父亲是教师,很上进,母亲高中毕业,以前是技术工人,后来厂子倒闭了。家里很穷,说是生孩子难产导致的。从小酷爱看书,据说六七岁就开始每天做着大客车去县里的新华书店蹭书看,哦,还是去年的省优秀少先队员标兵。家里上三代普通人家,穷苦农民家庭,这一代终于是时来运转出了个金凤凰。」
一号:「教师家里的孩子真的不一样啊,岚清啊,教育工作重于泰山。你总说不擅长,可是谁又擅长呢,你研究研究,把这个担子试着挑起来啊。你看这教师家庭这不是就飞出金凤凰了?」
李:「真的是不擅长啊,总怕弄出问题来,不是专家外行领导内行不妥当。」
朱:「我又没当过行长,我不也在管?」
李:「我研究研究再说,现在是不说。」
一号:「你们等我一会儿,先聊着,我去波个电话安排一下,不调一下人手,总觉得心里不踏实,万一被不小心磕到碰到就麻烦了。」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