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1(2/3)
说起来, 不过是政治斗争失败了而已,愿赌服输, 最起码官职还在,面子上是保住了, 但看着新提拔上来的年轻人们风风火火, 热火朝天的干活儿, 有时候难免出点错漏, 闹出笑话,或者闯出祸端, 上面有人兜着,办起差事来一往无前, 初生牛犊似的根本不怕前面的危险。
被锦绣边缘化的大人们知道了他的态度, 心里也没放松多少,多少都有些沉重。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与锦绣刚来这一年,风风火火, 名利双收, 随便走在街上都有百姓给塞几把蔬菜的热闹相比,完全是天壤之别。
这玩意儿,与其说是这人想通打压过被边缘化,正战战兢兢缩起来的人不敢随意动弹的大人们,讨锦绣的欢心,获得一把登天梯。
但自从上次出事后,百姓的嗅觉也很敏锐,路过那里时,锦绣听了好几次,都已经恢复成原来的站牌名称,再无人提起这两位大人当初的功绩。
加之经过元老爷几个月的努力,锦绣在民间的名声比之以往更上一层楼,声望更高,一举一动更能牵动人们的情绪。
这般想着的锦绣,闻言淡淡点头:“既然你想做,那就试试吧,不过我还是提醒你一句,试错的成本你自己把握好,别到时候赔的底裤都没了,太丢人。”
以前那两个站牌都不用原本的名字了,一律被百姓亲切的称呼为“万xx大人站”,“钱xx大人站”。
锦绣看罢随手将条陈扔到炭盆里,里面已经有厚厚一摞,全都是被他当成垃圾处理的东西,一点儿用都没有。
就这么着吧。
经过一场大清洗后,没人敢轻易挑战他的权威,衙门里年轻官员大多都是他一手提拔上来,对锦绣拥有绝对的忠诚度,熟悉了衙门各项事务,上手后,彻底将原来的官员边缘化,明安府确实能称得上是他的一言堂。
这种事旁人说什么都没用,只有让现实狠狠的砸在他脸上,让他知道这个世界的残酷,才能彻底给他一个深刻的教训,让他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不是哪里都如明安府这般,旁人看在锦绣的面子上,也要给谢六这个锦绣的头号狗腿子一点面子。
显然,锦绣的态度十分明显,那就是晾着不用,也不为难,反正他当大人的,手里永远都不会缺人使。
现在这些拥有自己站牌的大人们,虽然支持他们的家族上头换了人,小日子没有以前好过,但衣食不缺,也没到穷困潦倒的地步。
不如说是这些大人们出的一步棋子,想试探锦绣对他们的态度。
因此,总少不了见缝插针,寻求机会的人,想利用那些站错队的大人,通过打压他们,博得锦绣的欢心,进而一步登天。
谢六自认为从锦绣这里得到了大力支持,兴冲冲走了。
这两位大人的功绩,就明晃晃的立在主街的几个最显眼位置,人来人往,认不认识字的,都能看两眼,顺便跟自家孩子,乡下来的亲戚炫耀两句。
那又有什么关系?让谢六私下里出钱补上不就好了?他不是最近赚了不少银钱吗?也不怕补不上这个亏空。
只不过是街上以前和自己热情打招呼的百姓们,现在又有了新的关切对象,像是短暂的爱了他们一场,很快就有新欢罢了。
第157章 粮食 教训
锦绣继续翻看公文,看到有人试探性的提议,将之前在明安府各大公交站牌上立的功德牌子撤了。
怎么就让人心里这么不得劲儿呢?
这次被锦绣一并清算的,就有当初在乡下主持种植水稻的万大人,还有当初一力主张建立公车的钱大人。
至于生意亏本?
知道锦绣的态度后,有后悔的,有郁郁不得志混吃等死的, 有心里将锦绣恨得要死,但一般连锦绣面儿都见不到的,也有积极想办法重新出现在锦绣面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