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9(2/3)
说起这事老爷子更气了,拍桌子道:“那不知死活的玩意儿正上蹿下跳联络人促成他回京事宜呢,今早一连收到了三封家信,主意都打我这儿来了,就没见过这么蠢的东西。”
又下旨升吴良媛为昭仪,并召康王回京为母庆贺。”
老爷子对老谢家的江山有执著,锦绣相信任何一个读书人都对如今的正统江山有执著,忠君爱国思想深入他们心里。只有他,其实只是个生存主义者,首先保证自己和家人能好好生活,其次才想着造福身边人,谁能让他实现这个目标,他就向谁靠拢。
可皇位上的人一旦换成了他们兄弟其中一个,对爹下拜和给兄弟磕头,完全是两回事,慢慢的他们子孙就成了皇室旁支,日子过得好不好,手里有没有实权,只能看上头那位兄弟对他们是不是够大方。
所以锦绣真的特别理解皇子们这时候上蹿下跳搞事情。
虽然都是气话,但也能看出老爷子对京城的事情确实失望,这两年连皇帝的来信都回的少了。
这种落差别说从小就是天之骄子的皇子王爷们受不了,只要带入一番,正常人都受不了。
皇位上的人是他们爹,皇子们就只是皇子,谁都别看不起谁,大家平起平坐,组成了天底下最尊贵的一家人。王爷的儿子是郡王,闺女是郡主,都是正儿八经的皇室嫡脉,皇宫那地方是自己家,不管走多远,去皇宫都是回家,没银钱了还能死皮赖脸巴着皇帝爹要,大不了被骂几句。
嘴上却道:“那福王殿下呢?”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些年下来, 锦绣的能力有目共睹,朝堂诸公拉拢不成,不是没人试着将他踢走, 换自己人来明安府摘桃子, 说到底锦绣在朝堂大佬心中,只是个没甚根基,也不拉帮结派的实干之臣。
最近一开口就喷火,他觉得大概是最近书院那边有了接班人老爷子突然闲下来,多少有些退休综合征,是时候找事情转移他的注意力了。
老爷子觉得就算京城那群完蛋玩意儿把老谢家江山直接给败了也没关系,有这支队伍存在,迟早再打个天下出来。
锦绣嘴角抽抽,觉得老爷子最近脾气实在过于暴躁,以前听到这种事,他的态度都是:“打去吧,狗脑子打出来又如何,只要天下还在老谢家手里,叫我下去了有脸见祖宗就成。”
锦绣眼皮也跟着跳动,心说老爷子刻薄起来一般人是真招架不住,人福王有意那个位置,这时候不行动,难道真等尘埃落定,皇位被别人坐上去再后悔?
“天下迟早要传到太子手中的,争来抢去的又有何意义?”老爷子一时不知该先骂谁,就挑了个是非头子出来,“娶妻娶贤啊,老谢家祖宗做了孽,怎的给皇帝娶了这么个搅家精回来?这是不看他们父子相残不罢休啊!成日在里面搅和事,恶妇,真真是恶妇!”
生活了十多年的皇宫从此成了别人的家,进宫还要提前请示看那位脸色。能对着亲爹没脸没皮,亲爹不至于为了银钱和自己断绝父子关系,可若是对着从小互相别苗头的兄弟没脸没皮,他能立马跟你翻脸信不信?
先骂皇后了。
因此官场许多人对京城的局势十分在意,锦绣关注却不在意,他很自信有现如今的一切,不管谁上位,明安府这一亩三分地只有他能玩转,其他谁来都不行,简而言之,在明安府,他是无可替代的那个。
担心一个人代替不了他在明安府的位置?那派工部最擅长建造的辅佐, 户部最擅长经营的主理, 加上各类人才辅助, 就不信代替不了一个野路子出身的!
这理由一听就很扯淡,但皇帝都这么说了,别人还能指着皇帝鼻子责骂他胡说八道不成?还不是捏着鼻子认了。
不是号称点金圣手吗?那就打发去最北边儿,最南边儿,最荒芜的地界, 最艰难的生存环境,随便哪里都好, 去那里为百姓谋福祉去吧,满足你的心愿, 就不信你不屈服。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也很现实,既然收服不了,那就打压,让他认清现实,乖乖投诚。
这么敏感的时期,寿王和康王被召回京,落下了福王,他不该没反应才是。
谁知这边才想静观京城风云变化,我自巍然不动,一回家就听老爷子说:“京里传来的消息,十日前陛下下旨升柳昭仪为柳妃,同时召寿王回京为母庆贺。
他其实挺理解这些王爷的,一个个都是龙子龙孙,同样是皇帝的儿子,自小就被朝中众人捧着长大的,骄傲惯了。
关键是这件事中透露出的深层意义,让老爷子觉得烦躁。
第220章 秘密入京 惊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