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2/3)
再次抬起头来是九点十五,林念恩突然想起什么,定了一个十点零五的闹钟。
这就好像一所高中里的文科生和理科生一样,两所大学隔着一个太萤湖,相视相望、相爱相杀。
李杭:大概十点左右。
林念恩:好。
你在门口吗?我马上下去。林念恩快步绕出连廊,去搭电梯。
好,那我去一楼,马上到。林念恩按下一层的按键。
北华和庆平实在是太近了,面对着面,被太荧山环抱着,只隔了一个太萤湖。两所学校都是国内的顶尖名校,但专业设置的侧重方向截然不同。
她已经看完一遍网课了,现在在刷真题,再捋一遍知识点。
是李杭,我们到了!配了一个愉快的表情包。
她打开手机微信,看见并没有红点,她又点进去最上面那个对话框,还是昨天晚上的样子。
林念恩简单收拾了下桌面,从卡包里拿出来了校园卡和借书卡,想了想又拿了一包小饼干。
林念恩直接微信电话过去了,对面接的很快。
十点零五,耳机里传来闹钟声音的时候,林念恩吓了一跳。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北华大学建校历史十分悠久,是偏重人文社科类的大学,有国内目前排名最好的商学院,并且培养出很多文学界的大师前辈,学校教师资源和图书文献资源在国内社科类高校中首屈一指。
恩行。
她在拐角的饮水机用校内卡接了点水涮了涮她已经空了的咖啡杯,咖啡渍呆久了会很难洗。
没办法,围墙是挡不住渴求知识的心的对吧。
也因为这样的综合珍贵性,北华的图书资源管理更加严谨专业。图书馆进入进出都有严格的权限,甚至不同年级之间借阅图书的权限都有限制,外校借书难度很大。
幸好定了闹钟,她想。
李杭是她发小,一群人从小一起玩着长大。虽然高中没在一个学校,但家里长辈之间联系也很密切,他们也没少见,大学又一个北华一个庆平,联系就更多了。
然后拿着保温杯起身,边吃边走到了六层连廊那里,有几个考研的学长学姐在背政治。
而庆大是理工科大学,以数学、物理学、计算机信息工程三大龙头专业在国内理工科高校中处于领先水平,尤其前两年培养出过菲尔兹奖数学奖和沃尔夫物理学奖获奖者,还设立有目前全亚洲最大的固态量子信息与计算实验室。
慢慢走回去的时候,微信来消息了。
没,我们进来了,刚刚蹭了个卡。对面男声清晰地说。
我们在这个沙发区这里。
林念恩挂断了电话,等着电梯从六变成一。
北华的学生戏称这是专门给庆大立的门槛,但耐不住学生们门路多。
尤其从今年八月末开始,庆大历史悠久的图书馆由于整个空调系统老化开始翻修后,北华大学里,尤其是北华大学图书馆里的庆大人更多了。
喝完了咖啡之后,她又埋头继续刷题。
而北华大学自从新建了现在这个图书馆之后,站得更高了,虽然是社科类高校,但图书文献资源的综合和专业程度包含但并不局限于人文社科类,因为学科可以被划分门派,但知识是纵横交错的。
这次就是李杭想借林念恩的借书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