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绝域轻骑 第五十三章 小王(2/2)

    崔日用愕然道﹕“我送你十个蚊帐!”

    贾氏遂没好气地说道﹕“既然没路走了,咱们就连夜出京先回自己的地头上,和刘幽求他们一起办事。刘幽求打的是李三郎的旗号,阿郎以前本来就是他们那边的人,现在投过去,省得在长安遭这活罪。”

    贾氏愕然道﹕“书上说的东西能全信?王先生,这是关系我们家生死命运的大事,您可别儿戏对待。”

    也许那句“此言差矣”太直白,贾氏面有不悦,但崔日用随即便断然道﹕“王先生所言极是。而今我已身在绝境,计将安出?”

    这时那年轻人笑道﹕“我就是突发奇想,想到了昨晚刚看过的故事,不料兄台能说出那幺多佐证的理儿来,佩服佩服……侍郎,您方才说的蚊帐……”

    崔日用立刻斥道﹕“妇人之见,你且听着没人当你是哑巴……王先生,你真的能肯定殿下饶得过我?”

    也能多个盟友。

    崔日用﹕“……”

    崔日用忙道﹕“一会我便叫人给先生送一副上等的蚊帐过去。”贾氏听罢面有鄙夷之色,这都什幺时候了,酸腐文人竟然还想着贪一床蚊帐?

    崔日用急道﹕“愿闻先生良言。”

    他真是急了,找了几个最赏识的文人商议对策,另外还有他老婆贾氏,老婆不仅是个女人,她是贾家门阀的人,叫上她参与决策,

    这时旁边另一个文士皱眉沉吟道﹕“我倒是觉得王贤弟此法确实值得试试。”说话的这个年已不惑,平日里为人很稳重,他一说话让崔日用多了许多信心,忙说道﹕“李先生也这样认为?”

    于是崔日用火烧眉毛的感受可想而知,今日又得知薛崇训不肯妥协,看样子要硬碰到底……在长安这地方,薛崇训有皇权护佑,他倒是有恃无恐,老子用什幺和他碰?

    那中年文人摇头道﹕“是王贤弟才思敏捷,我不敢居功。”

    这时旁边一个姓王的年轻人人立刻谏道﹕“夫人此言差矣!万万不可离京,否则便自认了逆之罪,再无退路……况且三郎的人此次起事,还没准备好便泄漏风声,必不成!刘幽求出身小家小室,他可以亡走,侍郎(崔日用)跑哪里去?山东的百年家业根基都不要了?”

    年轻人好不客气的说道﹕“多点也好,却不知酒肆里收不收蚊帐。”

    贾氏见老公急得团团转,旁边那俩吃白饭的文人又不说话,她心里是十分愤怒﹕不知道自家养这些搔首弄姿的文人墨客有嘛用!平时吃的穿的全给,还得给钱花,到头来一点用没有,上辈子欠他们的?

    “侍郎如此厚待,我再不苦心用事实在有愧于此蚊帐之义。”王姓文人从容地说道。

    文人笑道﹕“世间事哪有十拿九稳的?要试了才知道。”

    “刘幽求这样的人能活到现在,便证实了太平党众人早已决心施行怀柔国策。朝廷大计岂能朝令夕改?既用政,他们定已作好了应变准备,绝不会随便改变国策,大肆牵连下狱。现在并没有直接凭据指明侍郎会谋反,加上您主动揭发刘幽求,事情极可能牵扯不到您的身上。”

    崔日用心道﹕早知如此,何必忍着奇耻大辱叫小女去白白遭人羞辱?果然大事还需光明正大的方法,小手段毫无用处!

    王姓文人道﹕“昨夜蚊虫叮咬,久不能寐,遂起身读书……”

    王姓文人不慌不忙地接着方才那话儿﹕“昨夜夜读书册,看到一个故事,侍郎肯定也看过,廉颇蔺相如列传。宦者令缪贤舍人私藏和氏璧,被赵王知道了畏罪欲逃,蔺相如便进言让他主动请罪,果然豁免。侍郎何不学习古人?”

    崔日用一寻思,确是这幺个理儿,当下便喜道﹕“若非先生良言,我无所适从耳。”

    崔日用郁闷的是自己根本没想到和别人谋反的事,密信就跑别人手里去了。虽说是刘幽求一厢情愿,但信要是到了太平公主手里,她现在跟做皇帝一样,能安心得了?做皇帝的心思和常人很不同,因为已经位极人间,威胁只能来自于下面,所以皇帝最怕别人要造反。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