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2)

    李胄璋很高兴,当即允准。

    李成在将士中有了他的位置。

    四年来,李成与众将士在边境同受甘苦,共同对抗不断前来袭扰的敌人,一起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的战术是在不断的战事中摸索出来的,他稳重自持,身先士卒,深受将士的信任与爱戴。

    (六)

    转眼春天到来,边患减轻,驻扎的右营奏报,希望在驻地开垦些土地,以便安时能够种田自给,战时也能够随时出兵。

    ☆、第六章

    毕竟谁不想家中出来的奴才有出息呢?

    自去年冬天以来,边境出现范围很大的侵扰抢掠事件,这不是一般的流寇,应该是较大游牧部落有目的有计划的侵入。在与将士们商讨过后,李成认为他们不应该再被动守卫,应该主动出击,趁敌不备奔袭敌人的后方。将士们认为如此战术的改变应该上报朝廷,所以李成连夜上了奏折。

    然而冬天牧草不丰,向来是北方游牧部落侵扰边境最多的季节。尤其如今新皇刚刚继位,朝局动荡不稳,在北方取得胜利的大皇子又倒下了,所以今年边患格外频繁。

    军营中的将士便是这样,他们男儿气,不拘小节,喜欢一个人接纳一个人,可以很难也可以很容易,他们不会想那么多。

    可李成苦苦等来的旨意却是,目前尚应以保护边民为主,其他再观。并同旨宣召李成回朝。

    边境也开始陆续有捷报传来,流寇得到了一定的遏制,边民也多少能够安心的生活了。

    “皇上,”李成率众将士跪拜,“末将们有何功绩,竟劳皇上与众位大人亲来迎接。”

    “李将军,皇上在宫外亲自迎接。”

    朝中却没有可用的大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皇上决定派右营将士去边境驻扎,戍边安民,抗击侵扰的流寇。

    朝廷内,皇上李胄璋放下一封来自边境的奏折,对一旁的荣禄轻笑道,“李朝的李将军……朕是不是该宣他回来了?”

    “李将军多年戍边,战功无数,如今边境百姓安居乐业,不就是最大的功绩吗。”皇上笑道,一手扶了李成的手,令他起身。

    跟随着御前军再往前,远远便看到皇上的仪仗了,李成与众将士下马,一起往前走去。

    李成于是安顿好家人,随着大军出发了。

    可是就算被大家当做靠主子关系上来的,但李成稳重踏实,做事不怕辛苦,身先士卒,话又很少不爱说是非,让很多人对他实在反感不起来,不但不反感,喜欢与他交往的倒越来越多。

    不知不觉间,右营已在边境呆了三年,三年间,皇上不断增派将士补充过去,边境驻军逐渐已有大军规模。

    时隔四年再进京中,李成只觉得一切都变得有了些陌生,他和同行的将士刚刚才进城门,便有御前军前来迎接。

    李成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他不知人们为什么会认得他,更不知自己为何会受到这样的爱戴和欢迎。

    李成无奈,前方战机稍纵即逝,可是,他必须得接旨还朝。

    转而到了冬天,李成现在身为右营将官,又不在宫中已久,他的家现在城西八里庄。

    春花又怀了身孕,女儿现在也有两岁,整天在院中跑来跑去,李成有了俸禄,于是为家中请了个妇人照顾,一家人过得十分和满。

    李成吃了一惊,这才发现路边人群都早已被分至两边,充满欢喜崇拜的注视着他们这一众将士,前方每隔不远即有几名御前军,一直延伸到路的尽头。

    仍是不大的两间屋子,一个小院子,只是陈设已明显好了许多。

    四年了,边境的岁月果然伤人,这个男人一脸风霜,更结实的身体裹在风尘仆仆的盔甲中,与前来迎接身着鲜亮朝服的众大臣形成鲜明对比。

    李成上了一封奏折。

    皇上李胄璋迎了上来,“李将军,一路奔波辛苦。”

    在此期间,李成因屡立战功再次擢升,已是驻军将军了。

    这边朝内,李胄璋连续颁了几道诏命,继续整顿内政,数月下来,眼看着朝局渐稳,一切都按照他的意思步上了正轨。

    他们不知道从何处得知李成来自当今皇上宠妃胡妃当年做太子良媛时的府中,是皇上偶然看到带了出来,想是爱屋及乌,胡妃受宠,李成故才升的这样快。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