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4(2/3)
所以孙氏也没想过跟他们争,只想着让自己的女儿嫁一个好人家,给自己的儿子找一个得力的姐夫,这样他们的下半辈子就不用愁了。
本来这和松格里没有任何关系的,但是孙氏这不是在偶然的机会中知道了伊尔根觉罗氏想撮合松格里和弘景嘛,这样一来她当然是将松格里视为眼中钉了。
再说了,即便黄氏自己是小妾出身,但是又哪里不知道没有哪个正室会喜欢她们的?除非柔嘉和伊尔根觉罗氏的关系恶劣,故意和她作对。
不止是黄氏,就连其他的两个小妾也不是糊涂人,也就是孙氏还在痴心妄想而已。
但是柔嘉和伊尔根觉罗氏的关系虽然不至于很亲密,却也总比和她们这些一年顶多只能见一面的小妾要来得好,所以每次拜见柔嘉给她请安的时候,黄氏都是走个过场就闪人,绝对不含糊,省得招了别人的嫌。
孙氏自然知道自己的身份,她只是文荣后院的一个小妾而已,如何能够与高高在上的襄亲王妃攀关系?但是她的那一双儿女确实是柔嘉的亲侄子和亲侄女。
文荣为什么会不喜欢松格里?
柔嘉想让其他无关紧要的人走了过场,但是有些无关紧要的人却不想只是走个过场而已,比如说清沁的生母孙氏。
而她与伊尔根觉罗氏本来就不和,她和柔嘉的关系越好,就代表清沁嫁给弘曈的机会越渺茫,在这样的情况下,孙氏当然得给文荣吹枕边风了。
按理来说,人家一个小姑娘也没有碍着他,更没有得罪他,他何必跟人家小姑娘斤斤计较?追根究底,还不是因为有孙氏在旁边给文荣吹枕边风?
孙氏是怎么想的,柔嘉不知道,但是和她同为文荣小妾的黄氏却猜得一清二楚的,心想她可真的是被猪油蒙了心了。
本来孙氏也没有这么心高气傲的,毕竟谁家的小妾敢随便盯上一个亲王之子呢?哪怕如今被立为世子的人是弘景,但是凭着襄亲王府与万岁爷的关系,日后难不成还会刻薄了弘曈不成?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于是孙氏就盯上了襄亲王府的二阿哥弘曈。
但是谁让襄亲王妃与文荣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呢?如此一来,孙氏自然难免会生出几分妄念来,冲着这一层关系,说不定她女儿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呢?
文荣的后院要说谁最得宠,那么肯定是孙氏无疑了,文荣的四个小妾当中,也唯有孙氏一个人替他生下了一子一女,其余的三人要么是只生了儿子,要么是只生了女儿,要么是儿子女儿都没有生。
伊尔根觉罗氏所出的两个嫡子和孙氏所出的庶子年龄相差太大了,所以即便孙氏野心再大,也知道她儿子根本争不过清承、清平两兄弟。
因为别人不知道,文荣还不知道自己的妹妹和妹夫有多宠孩子吗?
要知道松格里是伊尔根觉罗氏的侄女,她要是真的嫁给弘景的话,那么伊尔根觉罗氏和柔嘉的关系势必会更加牢固。
原本即便要亲上加亲的话,弘景与清溪更加合适的,而且也更好,但是谁让双方都没有这个意思呢?文荣也只好死心了。
心里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孙氏就时不时地在文荣耳边说着一些暗示性十足的话,久而久之,文荣可不就是被孙氏给说动了么。
大概是因为文荣的宠爱,让孙氏生出了不少的野心,董卾府上的妻妾斗争多数都是伊尔根觉罗氏和孙氏在斗,也正是因为孙氏过于不安分,以至于让伊尔根觉罗氏看其他三个小妾要顺眼不少。
所以在孙氏看来,柔嘉看不上她没问题,但是对她的那一双儿女当然要和对待清溪他们三兄妹那样一视同仁了。
可是孙氏的话却让文荣原本的想法死灰复燃了,虽然论身份的话,清沁和弘曈确实是不般配,但是小儿女要是互相看对了眼的话,那么身份什么的倒是好说。
真可谓是全靠同行衬托了。
府上的老太太舒穆禄氏对待孙子孙女的或许不怎么看重嫡庶,反正都是自己的亲孙子亲孙女,但是那又不是襄亲王妃的孙子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