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2/3)
象姑馆大概是宋朝出现的说法,本来是相公的谐音,明朝男馆多青。楼少,明□□开国就禁止官员宿娼,犯禁的话是杖六十,运气不好挨二三十杖人就死了,然后媒合人,就是介绍人,也会被定罪,明朝有权有势的人不方便对女人下手,有的人就去对男人下手了。
“找徐女把游侠客强制遣返”,这个是套用的唐朝禁止汉女嫁给胡商的法律,因为这些胡商很多是在自己的故乡娶一个妻子,再去大唐又娶一个妻子,然后中国古代实际上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很残酷的是,妾很多都是由正妻来买卖的,因为妾在古代主要起到一个为正妻避孕的作用,地位是非常低下的,非常悲惨,唐律也只保证正妻的地位,胡商那些行为的话就影响到了汉女正妻的地位,名为妻实为妾,所以胡人娶汉女是被禁止的,触犯法律的胡人只是被遣返的话已经是很好的结局了。
鬼怪们都有自己的喜好,书生们也各有各的性格。
小二是混不下去的戏子,厨子是没人要的大厨,他们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吃得上饭的工事,丹枫书院是个好地方,在这里开食肆,有书生进门教他们诗词,又有书生进门教他们作画,还有书生进门教戏子和厨子作曲,编剧,演戏,礼仪。
有的书生更擅长器乐一些,鬼怪们就有幸听到雅乐与国风对故事的演绎,他们偶尔还会十分深沉地和鬼怪们说乐器好像有了器灵,他们控制不住自己的手。
有的书生更擅长绘画一些,就会在和鬼怪们一起听故事的时候画下一些正派清官的长相模样,或是良配成双的佳景,也会跟墨鬼一起对着完全没见过的东西挠头。
下面又是唐律疏议:“诸越度缘边关塞者,徙三年。若化外人私自交易,若取与者,……若为婚姻者,流二千里。”
然后胡人发饰,就是李白诗《侠客行》头两句,“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这里也是指武人发饰,唐朝武人是穿胡服,唐朝很多东西都是更喜欢去弄外国的,胭脂喜欢西域丝绸之路传来的,花纹喜欢波斯的,发型喜欢回鹘的,当时男女都很流行的圆领袍里也有很多胡服元素,但是,到了晚唐,唐朝势弱的时候遭到了一些外族的侵略,后面穿胡服就也会被视为穿奇装异服的服妖了。
“你们为何要自甘下贱与戏子为伍?”
灯笼照亮了书生们白衣上精美的刺绣,和鬼怪们脚下的影子。
作者有话要说:
说丹枫书院开了一家食肆,名为幽灵餐厅,读书人们个个都爱进去逛逛。
每一样东西戏子和厨子都好好学了,书生们就开始唤他们鹤兄柳兄墨兄和齐兄,从未被这样对待过的戏子们感觉这就像是他们的一场梦,他们开始相信自己当真是鹤鬼柳鬼亦或墨鬼,家住黄泉路,常饮孟婆汤,有一群书生朋友,日日来奈何桥上与他们讲故事。
app右上角可以隐藏作话,我话太多了,就挺影响阅读的。
鹤鬼喜欢听为官者清正廉洁的历史故事,因为鹤是白得没有一根杂毛的白鹤,柳鬼喜欢听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因为柳枝总是容易缠绵,墨鬼喜欢听天马行空的幻想故事,因为他想不通自己为什么会变成鬼。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是因为这些人其实不是同性恋只是找个替身,所以选的都是长相像姑娘的男人,“象姑”一词又有了新的定义,到清朝的时候,清朝也延续了对宿娼这种事情的严打态度,男馆继续发展,就统一了称呼叫象姑馆,里面的工作者有时候和优伶混用一个称呼,后来优伶戏子这些词就都成贬义了,现代还专门改了一个显得比较尊重人的称呼叫演员,其实我觉得真正的优伶戏子演员都挺值得人尊重的。
最常见的还是会写故事的书生,那天有个书生写下了一篇很是凄美的爱情故事,黄泉路上的鬼怪们听后纷纷泣血哀啼,那天风很大,夜很安静,突然有人提着两个大灯笼走了进来,照亮了墙上的涂鸦天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