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3)
即便对方是他国的一国之君,他依旧有办法让他万劫不复……
说到底,苏玄的确是百年难得的良才,只可惜,他不愿再为朝廷所用。而她,或许是心里对慕容夕的事仍有些耿耿于怀,虽然知道无法怪他,每次见面还是会心里不舒服,所以便也不再勉强,放任他与萧若清置身民间,过他们的简单而又安心的小日子。
这次若非确实想不出计策,她也不会派徐子风过去打扰。如论如何,徐子风总是他的得意门生,事关国家与百姓的安泰福祉,就算他再不愿,想必也无法袖手旁观。
想来徐子风此去与苏玄商议得应该差不多了,打仗她自是不愿,虽然若是正面交锋,大尉的实力远远比不上玄武,只是但凡战争不只劳民伤财,更是免不了有伤亡,若是能以不伤国人的方式解决与大尉之间的问题,她又何必去与对方硬碰硬呢?
拓跋弘空有一身豪勇,却无远见,只顾着眼前利益一再在边境搜刮财物,却不知自己国内早已暗流涌动危机四伏。再加上她之前安排在大尉的细作几番挑唆,终于让拓跋弘对他的军师起了嫌隙,一怒之下将人砍杀,从此再无人在他耳边规劝进谏,他的行为也越发肆无忌惮起来,以致民间怨声载道,讨伐连连。
如此情形下,龙钦宇只要以复国的名义一反,朝野上下必然响应者众,再加上他有前朝宝藏作为后盾,民间百姓中盛名以支持,可谓万事具备。此等关键时刻,玄武只要稍稍推波助澜,再在举事过程中稍稍加一把助力,给龙钦宇卖下了人情,之后等他登基,两国关系自然一切由她做主,短期内,对方再难翻身。
只是,这一把助力要下在何处,才能让龙钦宇既无法推拒,又无法在事后不认账呢?
这便是其中的关键,也是她派徐子风去找苏玄商议的重点。
是夜,晚膳过后,女皇依旧在御书房批阅奏折。虽说都是些小事,她却还是会依次过目,认真批阅。
她还记得母皇在世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百姓无小事”。
当初她不甚了解,现下倒是开始有了些领悟。
她看得认真,时而以诛杀笔在奏折上圈圈点点。边上的太监一个斟茶递水,一个负责看着屋内的灯火,不时拿开各处灯罩去挑一挑烛火,以保证屋内的光线明亮。
偌大的御书房,除了女皇翻阅奏章的声音和烛火燃烧偶尔发出的啪啪声,再也没有一点声息。
门口的侍卫不停的来回巡视,认真严肃,连彼此交谈也无,端的是尽忠职守。
“叱,一个个看着似模似样,居然连人到了眼皮子底下都瞧不见。”稍远处,一人慵懒的倚在暗处的一株桃树上,一身的白衣,即使在树荫遮挡的黑暗中,依旧有些显眼。此时,这人正懒懒托着下巴好整以暇的看着那个刚刚翻上御书房屋顶,正悄悄掀开瓦片的黑衣人。
“真是够笨的。”眼看对方已经将瓦片掀开了两块,从怀中掏出一支近似笔杆的物件放到嘴边,他不由烦躁的拧了秀气的眉头,手指一翻,一片树叶急速的向前飞去,正中那黑衣人举着笔杆样物件的手,只听细微的“呲”一声,既而是“啪嗒”,什么东西掉落在屋顶上的声音。
直到这时,那些守卫终于有了警觉,一个个向屋顶看去,总算看到了那个因为行迹败露正打算逃开的黑衣人。
萧若萱在屋内只听得一阵,“来人,有刺客……”
“快,在屋顶……”
“我们几个去追,你们留下保护皇上……”
一阵兵荒马乱,接着便有人闯了进来。
如此情形,不用问,已知怎么回事,所以她并不慌乱,只是缓缓放下朱砂笔,泰然的看着门口方向,静候事态发展。
而门外,那个一直隐在暗处的白衣人终于走出了树荫,颇为无奈的看着那一群侍卫跟着黑衣人上下跳窜,几下之后,竟明显要被甩开,终于忍不住扬手一指,直指那黑衣人正跃起的右腿,只见他手指遥遥一点,隐约见一阵劲气射出,那黑衣人忽然身子巨震,顿时抱着右腿从空中滚了下来,一时间所有人侍卫一拥而上,很快便将人擒住。
第四章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