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8(3/3)

    皇太后弯身制止他脱衣服的动作,抿嘴儿笑:“明儿皇帝自己游玩,祖母和娘都累了,我们去宴席,好不好?”

    皇上孝顺,一听祖母和娘都累了,立马带他们去做宴席。

    当下里,豹房里挤挤挨挨的,排满了宴席桌子,坐满了人——皇上搬迁,搬到豹房,满朝文武内心深处还是不安的,今儿能来的都来了,都来看一看豹房的布置,豹房里的宫人情况等等。

    既有皇家威严大气,又有江南的精致典雅。花草树木、亭林楼台,玩乐其中的小动物们……天然生成的诗情画意一般。

    宫人们,太监宫女都是规规矩矩的,一举一动训练有素,彰显皇家风范,并没有长相妖娆的,眼神乱飘的。

    群臣放下一半的心。

    小娃娃皇上小小的疑惑,不知道今儿怎么这么多人都来。可他今儿高兴,也没问。

    武定侯郭勋,想起司礼监太监张佐来找他,要收回他家园子的用途,恨不得多吃皇上几口菜够本儿,更恨不得其他人家的园子也都被收回,闷头猛吃。

    杨慎也知道司礼监张佐的动作,可他也认为,西山这园子乱建的趋势,到底不好,主动奉上自己的园子,当然也不会提醒其他人家。

    知情的人不说话,不知情的因为豹房,回忆起当年,也用美食安慰自己——膳房的宫人就纳闷今儿群臣怎么这么能吃,桌桌都光盘了,不过这是好事儿,不浪费粮食。

    五月二十八,南海各小国,因为不同的宗教信仰闹起来,皇上在上午紧急召开小朝会,就在豹房前面的大殿。

    群臣没觉得什么,时间紧张,豹房更方便。

    六月初一大朝会,皇上通知在豹房前面的大殿,群臣觉得于礼不合,拒绝。可在奉天殿大朝会,面对皇上板着的小胖脸,也觉得皇上从豹房到奉天殿,两个刻钟,也确实太久了,心里愧疚。

    小娃娃皇上——大明都是他的,在哪里上朝都一样,真就是单纯的要多睡一会儿。

    六月十五,南海各国收到皇上“信仰平等,互相尊重”的圣意,对着北京的方向三呼万岁,各自派使臣来北京朝见,皇上在豹房接见他们,宴会也在豹房。

    群臣,觉得,豹房就豹房吧,反正,藩属国也不知道豹房的事儿。

    到了七月,大热的天,你要皇上去奉天殿上朝?那当然不能啊。还是豹房吧。七月初一十五的大朝会,不用专门通知,就在豹房了。

    慢慢的,群臣心里对豹房的阴影慢慢消除,可到底是都觉得于礼不合。事关“礼”,礼部尚书意识到不对,更有司礼监的动作不停,担忧之下找到徐景珩。徐景珩看着他,语气慢悠悠的。

    “先皇贪玩,喜欢住在豹房,但他经常去奉天殿和奉天门上朝听政。每天批答奏章,决定国家重大事件。即使不愿上朝,也是通过司礼监传达自己的圣旨,命内阁执行。

    即使他远在宣府,还是特别强调奏章要一件也不许少地送到宣府。

    先皇聪明,通晓蒙古语、藏语,也学藏传佛教,精通佛教经典和梵语,亲自披僧衣与藏僧诵经演法……礼部尚书,你们都说先皇大兴土木建造寺院,宠信重用藏僧,可你们也要承认,先皇对于国家外交的努力。”

    “天子无小事。先皇喜好宗教在塞外各族有莫大的影响力,先皇终日与来自西域回回、漠北蒙古、朝鲜半岛的异域法师、番僧相伴,引得八方来朝,朝贡贸易日渐恢复,不是好事吗?

    先皇通晓阿拉伯语,取名妙吉敖兰。大明国皇帝苏丹·苏莱曼·汗的身份被大食各国熟知,这是先皇的权威,也是大明的繁荣。

    葡属印度总督阿方索·德·阿尔布克尔克,多次派人与大明接触,先皇深知外交失败就是国家的全面失败,亲自接见使节们,向随行使者火者亚三学习葡萄牙语,亲自了解欧罗巴各国……”

    徐景珩一句一句的,目光也是慢吞吞的:“礼部尚书,你们都说先皇荒唐,不守礼仪,可大事方面,先皇哪次犯糊涂过?保守派们因为先皇去世,皇上年幼,一度要皇上宣布‘闭关绝贡’,他们不动脑想想,礼部尚书,你要想。”

    “这一次南京方面的进士们都去拜会你,你更要想。你是大明的礼部尚书,不是苏州昆山的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恍恍惚惚地离开,回到家,一头栽倒。

    第二天,自己爬起来的礼部尚书,找到其他五部尚书,四位阁老,哭得眼泪鼻涕一大把的:“臣对不起先皇啊。臣对不起先皇啊。臣糊涂啊。臣糊涂啊。”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