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6(2/3)

    “阿弥陀佛。山岚寺僧众,恭请佛陀进门。”一道声音在侧方响起,一个高瘦的老年和尚,从一颗银杏树后走出来,恭敬地给他们行礼。

    感通寺位于云南大理,感通寺的碧玉茶,乃是云南白族所产茶叶中顶级珍品。喝云南白族的茶,自然是三道。

    “感通寺的碧玉茶,好久没有遇到施主,如今只余五颗老茶树。”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皇上小下巴一抬,只不搭理——皇上进去任何寺庙,都是脑袋高扬从不参拜,那些老和尚就耍无赖说:“阿弥陀佛。皇上乃是大明最大的佛陀,吾等应当参拜皇上……”皇上大度地不计较,但皇上还是不喜欢他们。

    皇上自从获得那“给孩童传递祝福和力量的方法”,就一心要再去爬山,下雨天一过就赖着徐景珩,哪知道在半山腰遇到一个寺庙,他一时好奇,停下来脚步。

    老和尚功力高深,一声佛号震入人心。皇上就听着他和徐景珩说话,气哼哼地自己用一份素菜羹,咳咳,皇上这个岁数,还不能喝茶。

    寺庙很破,没有名字,没有香客,二进院子那么大点儿,搭建房舍的木头都是粗糙的,没有经过任何打磨,在大自然的风吹雨淋下,暴露出最自然的岁月痕迹。

    老和尚定力高深,不光慈蔼依旧,一派高僧的风度,他还拿出一份好茶招待。

    徐景珩相貌华贵无双,气质孤傲清寒,在外人面前态度也不热情,但他面对这老和尚,没有惊讶,却还是老友相遇一般的熟稔。

    皇上小眉头一竖,十年前,皇上还没出生,皇上都不知道该和谁生气。皇上气鼓鼓地坐下来,看着老和尚的目光,好像他是十恶不赦的强盗。

    “天大地大,代代人杰,只有一个徐公子。徐公子且看,这茶,和十年前,一样否?”

    “大师好。一别十年,我等安好,大师也安好,甚好。”

    “山水代代孕人杰。老茶树……终会遇到品茶人。”

    “甘芳纤白,香气馥郁持久,不用品,已知其汤色清绿明亮,醇爽回甘。”

    “阿弥陀佛。云南一别十年,施主无恙否?”

    但见佛香袅袅,老银杏树下,一块大木头三块石头搭起来的茶桌边,徐景珩和老和尚,“慢悠悠”地品茶。

    那天中午,天气晴朗,皇上正和锦衣卫指挥使徐景珩,在一个寺庙用素斋。

    第一道“清苦之茶”,一只小砂罐置于文火上烘烤。待罐烤热后,取适量茶叶放入罐内,不停地转动砂罐,使茶叶受热均匀,待罐内茶叶“啪啪”作响,叶色转黄,发出焦糖香,立即注入烧沸的开水……

    “阿弥陀佛。徐公子果然是品茶人。”

    哪知道这老和尚不光认出来他,还认识徐景珩,一眼看透徐景珩没有了内力。

    “外形条索卷曲,色泽墨绿油润显毫,感通寺的碧玉茶……。”

    信件以最快的速度,奔驰在湖广到北京的官道上,比楚王更快到京。

    “略备羹汤薄茶,佛陀和施主请稍等。”

    老和尚将沸腾的茶水倾入茶盅,再用双手举盅献给徐景珩。徐景珩微微起身,双手接过,这茶,看上去色如琥珀,闻起来焦香扑鼻,喝下去滋味苦涩,他一饮而尽,面色不变,苦在心里。

    进来后发现里面真有和尚,还是一看就知道,这是常年有人住的人气儿,眼睛瞪得溜儿圆。

    皇上稀奇,放开怀里赖着不走的小松鼠,拉着徐景珩的手要进去看——发现这座寺庙不是敞开大门,而是没有大门,更稀奇。

    第二道“甜茶”。再次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在茶盅内放入少许红糖、乳扇、桂皮等,待煮好的茶汤倾入八分满,徐景珩一口下去,已然没有味觉。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