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5(2/3)

    重点:轮班匠一律征银,朝廷以银雇工,南匠每名月出银七钱,北匠每名月出银四钱。

    “徐景珩,文老先生,去祓禊!游玩整个西山的湖泊!”

    更有负责管理的各级官吏,巧立名目、捕风捉影地蚕食匠户。

    凡事儿子第一,儿子娶媳妇是第二大事。皇太后果然不再顾忌祖制不祖制,生怕儿子将来和指挥使一样娶不着媳妇。

    临水宴宾、焚香踏青,看运气……一年中难得的几天,合法赌斗的日子,男女老少热情高涨,皇上也手痒心痒。

    自恋且精怪·皇上:“吾等不用争,不用斗,本就是柳色年年、花儿艳。”

    民间的老百姓没想到,他们的皇上一番折腾,最后,最大的好处给了工匠。大明的匠人哭着喊着给皇上磕头,即使工部的匠人们,都一蹦三尺高,又哭又叫的,忒疯狂。

    “太皇太后,这可吓住儿媳。儿媳待会儿就召见命妇们。”

    文老先生也笑:“北京城是蟠桃宫,大明人飘飘然欲仙也。”

    皇上骄傲,一眼看到桌子上的酒壶,凑近闻一闻,果然徐景珩和文老先生,都喝了五六分醉,皇上一只手拉着一个酒鬼起身:“出去玩,一起出去玩。”

    恰好又逢大明铺桥修路,各种大建设,湖广开办工科学院……大明的匠人们焕发一身热血,不光民间手工业大发展,大明的各项技艺,都迎来创造性的大变革。

    !!!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诏书颁布,举国震动。

    大明人节日多,整个冬春几乎都是节日,二月春耕,三月游玩,大明人,男女老少,三两成群,到水边沐浴清洁去掉疾病、不祥的“祓禊”,男男女女靓装丽服,膜拜东郊,郊游西山。蹴鞠社团,斗鸡社团,斗鸟社团……比赛打的火热,赌斗也是火热……

    皇上于天蒙蒙亮的卯时,领着文武百官出来正阳门,在天坛的御河边修禊,整个北京城各条大街,冠盖相属、壶榼沓陈、士女倾城而出、华饰异香、歌管剧戏、杂逞所长……

    可匠人关系国家利器。古话说,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匠人的最终归宿是受到朝廷认可。

    徐景珩笑:“听闻河边起风,十丈红尘飞扬。”

    此举,对大明的改变太大,大过如今所有大明人的想象。

    文老先生身形一晃:“皇上,人家少年郎和柳色争春,小姑娘和百花斗艳,吾等出去做什么?”

    匠人们高兴,家家户户都有匠人亲友,都高兴。三月三上巳节,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洁”,皇上也一样。

    皇上忙乎完仪式,任由一帮子老头子领着年轻官员喝酒弹唱,给侍卫们也都放了假,自个儿跑来找徐景珩,胖胳膊挥舞,气势那个叫磅礴浩瀚。

    大明匠户,世代祖传。应役时“每日绝早入局”,在官吏监督下造作“抵暮方散”,辛苦受气。其中有一部分生活艰难,衣食不给,常常发生质典子女之事。

    如今朝廷雇佣匠人,匠银降低两文,轮班匠实际名存实亡,身隶匠籍者自由从事工、商业,人身束缚大为削弱。

    噗嗤!咯咯咯!原来是红衣侠抱着孩子,一起笑皇上的“自信”。

    徐景珩眨眨眼睛,慢吞吞地站直身体。文老先生叫皇上的回答也醒酒几分,小胖娃娃伸胳膊要抱抱,红衣侠笑容灿烂:“一起出去看看。我们皇上是大明最美的一朵牡丹花,可不能学了你们两个。”

    皇太后自去忙乎,太皇太后去念佛,在乾清宫寝殿睡得甜甜。内阁六部九卿,反正就感觉六年来就没有轻松的时候,根据皇上的命令,赶紧地管束京畿几大商家,安排下去女子放脚事宜……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