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8(2/2)

    碗里是牛杂面,热气腾腾,吃一口特暖胃,虽然有点重口,但绝没有油腻的感觉,入口即化,软嫩爽滑,满满的一小碗面,光看着就给人满格的饱腹感。

    再加上西宁的饼子砖包城,风味独特、松软酥脆、不焦不糊。踏实、满足、安全感十足。

    皇上用饭的动作轻缓,一看就是礼仪浸入骨髓,但总是透着皇上个人的气质,眉眼生动,两个腮帮子一鼓一鼓的,吃的特香,要人看着也胃口大开。

    西宁的酿皮油糊、红辣、酸香出头。金黄透亮、滑嫩爽口,油红晶亮的调料酸辣醇香,皇上吃辣椒吃上瘾,带着全大明人都吃辣,开始大种植辣椒……

    西宁的酸奶,色白似雪、质洁如凝脂、味鲜像荔枝,看着玉肌冰心,闻着乳香扑鼻,叫人入口生津,酸得爽快。

    用完早膳散步,巴尔斯博罗特汗和皇上说:“想当年,指挥使那正是少年的时候来大漠,也是这样用饭,最多用一份烤肉,肠子杂碎从来不碰一下,吃面也是清汤。”

    大通县鹞子沟的鸡冠菜和鸽子嘴,形如瓶状的酸瓢儿,白花红子的地瓢儿,五月开花,七月成熟的梅子,面蛋蛋、鹞子嘴……那些白里透黄,肥美鲜嫩、形态各异的蘑菇们。

    参军打仗的男孩子嘛,都这样,只皇上的小样儿,太喜乐。巴尔斯博罗特汗差点儿没喷笑出来,瞄一眼周围的宫人们,果然都在憋着笑。

    西瓜果肉味甜,降温去暑。

    巴尔斯博罗特汗今儿,都不知道怎么离开的。皇上只说大致情况,具体事情都有两位阁老负责,巴尔斯博罗特汗问两位阁老:“大明的佛门……”

    大馄饨、小馄饨,吃起来各有各的滋味。入口即化的馄饨皮,包着鲜嫩多汁的肉,满口留香,汤汤水水热热的来上一碗,幸福感爆棚,一整天都有活力!

    藏传佛教的教义,更多的是血统论,而且西藏靠近印度,受到印度婆罗门教种姓制度的影响。但皇上说,蒙古人不能学这个。

    皇上自觉事情完成,要去赏风看景,吃美食。文老先生、绯衣门主、青衫客、红衣侠、胖娃娃……都跟着。

    巴尔斯博罗特汗久久不语。

    “请根敦嘉措贝桑波来一趟西宁,主持修建大典……这样一来,恐怕蒙古人都会跟着信仰佛教。”

    徐景珩的面前,一份牛奶,一小碗蕨麻粥,接过来半个饼子,慢吞吞地用着。

    巴尔斯博罗特汗一愣。

    皇上瞄他一眼,继续奋斗自己面前的小碗。

    皇上还有话说:“蒙古的女子很好,可以学织布、学识字、学种地……西部产羊毛,羊毛也可以用来做衣服,朕要工部的人研究,羊毛不光是做毯子。”

    第二天,巴尔斯博罗特汗早早地起来,找皇上商议下一步计划。皇上正在用早膳,酿皮、酸奶、馍饼,地道的西宁味道,他干脆坐下来蹭一顿饭。

    就这一句,巴尔斯博罗特汗明白了。

    梨子味美汁多,甜中带酸。

    可以俯瞰整个西宁城的北魏北禅寺。

    羊肠面是西宁常见的小吃,以羊肠为主料,伴以热汤切面共食,只皇上这里做的讲究些,里面还有煎锅煎出来的大肚片,上好的羊腿肉,一口面一口汤,忒滋润的一个早晨。

    青海盛产蕨麻,蕨麻和大米煮出来的稀饭滋补,加一些花生、枸杞、圆圆等……还有新种植的红薯,软糯甜香,再来一个砖包城饼子,又香又管饱……巴尔斯博罗特汗忍不住笑出来。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两位阁老能怎么说?面对外人要保持气度啊。蒋冕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任何佛门子弟,都首先是大明人。”

    巴尔斯博罗特汗烦恼,回去和部落内的长老们商议。

    皇上小眉头一皱,随即松开。皇上和巴尔斯博罗特汗商议,彻底修建宗巴喀诞生地的莲聚塔寺庙,作为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之一,格鲁派教统之一。

    巴尔斯博罗特汗再拿一个饼子。皇上拿一个饼子一分两半,给徐景珩一半。

    牛奶、蕨麻粥、酱菜……和普通人家的早膳一样。皇上吃的专心,还时不时地照顾徐景珩用膳。那小胖脸上的表情矜持,忒矜持,满脸都写着“我长大”——

    皇上有顾虑,大眼睛亮亮地看着巴尔斯博罗特汗,纯净无伪:“信仰佛教或者萨满教,都很好。但是,教义需要整理,蒙古儿郎们,要保持他们的血性。也要在打仗之余,学会做工,做匠人,读书识字。”

    他本来的意思,是学那藏传佛教的教义,那多省事?都去打坐念佛,虔诚无争修来世……可是皇上说,“把狼当猪养”,大不对。

    巴尔斯博罗特汗不自觉地享受美食,吃完一个饼子,发现宫人又送上来两小碗羊肠面。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