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1(2/2)

    这是一种最能彰显苗族人生存习性、居住习俗、求美习尚的特殊建筑。

    皇上脑袋里七想八想的,随即又想到,最近的时间大多花在练功上,深呼吸深呼吸定了定心,看完几页《建筑法度》,慢慢的沉浸进去。

    居中每座房屋自成院落,各房屋的外墙形成对外封闭的“骑墙”,既防火防盗,又秀丽美观,当然也不好偷听。

    天雷和瀑布撞上,整个天地都爆炸一般,瞬息之间,黑沉沉的天象亮成白昼,仿佛空气着了火,天空熊熊燃烧。

    皇上初生牛犊不怕虎,天道顾及当初徐景珩送给皇上的大明国运。双方第一次正面交手,算是平局。

    其他人看到的是,瀑布倒卷、倒卷的瀑布在太阳光下反射出七彩光芒,珠帘钩卷,飞练取遥峰。

    安顺的驿馆,不同于传统贵州苗家建筑,而是类似当地达官显贵、富家大户居住的窨子屋。官府请来外地的能工巧匠,特意建造的“封火屋”,结合传统建筑美学,具有北方四合院规制,又有江南园林风格。

    皇上用完膳,发现其他人都被两位阁老赶着,去忙乎儿,悄咪咪地来找徐景珩,发现文老先生,绯衣门主、清衫客、红衣侠都在。

    泰山一般不可撼动。

    皇上用完老太医特意批准的,一碗牛肉汤红米粉,一碗油茶,小肚子鼓鼓;看完安顺地方志,各地方人的来信,贵州人对于大渡桥的规划……打开一本大明新出的《建筑法度》,一心二用地看。

    好像是商议大事情。

    我想做什么?皇上的视线落在这连绵青山上,那目光,和徐景珩的目光一样安静。

    我想报仇!我想冲出去这禁锢自己的天地!

    有讲究的人家,在吊脚木柱上雕刻龙凤图案,横枋浮雕花饰图案,栏杆也是拼花饰凤,高雅大方。横枋靠凳,用于家人休息纳凉,观景聊天。

    那是怎样壮观的景象?

    先把地基削成“厂”字形的土台,土台之下用长木柱支撑,在屋正面、屋后留一檐柱,按土台高度装上穿枋和横梁,与土台齐平。

    练功再上一层·皇上,隐约明白自己和这几位的实力差距,知道自己一定什么也听不到。可他又不甘心,窝在徐景珩住处前面的吊脚楼里,拿过来张佐不好批红的上书,一本本地看。

    皇上表示,他早就不是吴下阿蒙,徐景珩折腾他的劲头,他如今,不敢有一丝猜测。

    他的目光,还凝注在皇上的身上。

    自从游水跑步,皇上的饮食就开始调整,该吃什么都有太医说了算。这六天里天天被折腾到筋疲力尽,顿顿用着清淡的滋补药膳,皇上难得的,今儿没有嫌弃这药膳没盐没味,看得老太医特欣慰,还高兴地抹抹眼泪。

    如果一开始就知道修炼这么苦,还会不会要求练功?会!当然会!

    大明好儿郎,不一定当和元太~祖一样,纵横大漠,跑马中原,地盘横跨欧亚非。但有自己的骄傲!

    大地咆哮,天空震动。

    西南山区平地少,挖房基需要移动大量土石,加之山区气候阴雨多变、潮湿多雾,房屋底层湿气很重,不宜居住。苗民因地制宜,选择依山傍水的河岸或山崖,构筑这种通风性能好的干爽木楼,“吊脚楼”。

    皇上一本本上书看完,一个个做出批示,也是满意于大臣们的言语精炼,说事情清晰明了,节约他的时间……可是皇上一闲下来,又想去听一听。

    灿若星辰。

    这都两个刻钟了,他们在说什么?

    徐景珩、文老先生,绯衣门主、清衫客、红衣侠,都听到天道的怒吼。

    当然,那也就一眨眼的功夫,跟幻觉一般。瀑布再次倾泻而下,皇上一个飞身来到徐景珩的身边,乖乖巧巧的小模样,大眼睛里全是孩子气的依赖、崇拜。

    吊脚部分扎木楼,横梁上垫上楼板,房屋的悬空吊楼部分,是栏杆式走廊,既方便行走,又可晾晒衣服。

    徐景珩悬着的心,放下一半。文老先生,绯衣门主、清衫客、红衣侠,都看他。

    “……先去穿衣用饭。”徐景珩的眉眼,和往常一样。皇上放下心,麻利地答应一声:“好。”

    文老先生一直不同意他修炼。红衣侠随缘。青衫客和绯衣门主支持,徐景珩……徐景珩说,他只要开心就好,想做什么做什么。

    一定是有关于他的事情。

    一道天雷轰下。

    老太医和其他人一样,都以为皇上今儿要瀑布倒卷了,那就是练功练成了,以后就不用吃这般苦头了……

    皇上的眼睛睁开。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