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6(2/3)

    学生们去休息,皇上跟几位老师说话儿。

    这满打满算,不到六千人的工科学院,是大明技艺的腾飞,是大明的未来,皇上的眼里,他们都是宝贝疙瘩。

    “……皇上,草民只是一个灶丁。读书人这个名号,乃是老师给的。”

    !!!

    皇上带着内力的声音传出去,刘成学极力稳住自己的表情,克制不笑出来。

    皇上自己文武双全,也要他们也文武双全不成?

    起初投入王守仁门下只为求生,后经王守仁点化转而治学,创立传承阳明心学的泰州学派,一生以布衣传道,发誓终身不仕。

    老师们不好找,基本都皇上强行从其他地方,扒拉来的——大明文人都不愿意教导匠人子弟。前来求学的学生达到三万多,但识字的不多——临时加开两个蒙学馆,先去学认字,学习基础的书本儿。

    皇上:“!!!”自个儿锻炼学习,非常、非常、非常……辛苦的皇上,小胖脸一肃:“学习很重要,但学习不光是看书本知识,要去实践,要锻炼身体。人人都要有一个好身体,工科学院的学子们,更要有一个好身体,身体是一切的根本!”

    王艮,成化年间生人,初名银,其老师王守仁替他改名为艮。原居苏州,落户于泰州安丰场,以烧盐为生。故称泰州安丰场人,人称王泰州。

    “朕听说,王艮求学之路颇具传奇。籍贯灶丁,一家烧盐,世代灶户,七岁受书乡塾,贫不能竟学。十一岁时家贫辍学,随父兄淋盐。十九岁时随父经商至山东,在山东拜谒孔庙,得到很大启发,还说出‘夫子亦人也,我亦人也,圣人者可学而至也’之狂言。”

    一个个的,帽子歪了,衣服乱了,瘫坐地上,没有一丝形象……皇上小胖脸一板。

    学子们激动地高喊:“强身健体!忠君报国!”

    累得最后能跟下来的人,不到十个。

    老师学子们瞧着皇上那特不满意的小样儿,一起脸白胆寒。

    第84章

    皇上不是要他们文武双全,皇上是担心,他们这体质,能做什么研究?

    “日诵《孝经》、《论语》、《大学》,置书于袖中,逢人质难。久而信口谈解,如或启之。十多年自学,非常人所不及。不耻下问,不泥传注,强调个人心得。更难得的是,善经营,不以为耻。家道日裕,成为富户。”

    皇上挺满意,转头示意刘成学——你这管理不到位,这些人,都是大明未来的栋梁,身体不锻炼好怎么可以?每天早上围着学院跑三圈,要不四圈?

    王艮三十八岁时,远赴江西往游学在王守仁门下,拜执弟子礼。

    王守仁觉得他个性高傲,把他的名字改成带有静止意思的“艮”字;王艮经常与王守仁争论,时时不满师说,坚持自己的观点,既“反复推难、曲尽端委”,又“不拘泥传注”、“因循师说”,自创“淮南格物说”,气得王守仁几次大骂。

    这样的体质,都需要加强锻炼。

    王艮面色惭愧:“皇上,草民当时年幼,无知无畏,如今却是深知圣人之难。”

    刘成学明知道皇上是,自个儿锻炼辛苦,要天下人一起辛苦,却也只能答应下来。刘成学在皇上的暗示下,亲自领着五千三百个学子们,三百五十老师们,围着学院跑了四圈,累得自己大汗淋漓,累得学生老师都牛喘。

    大明第一座工科学院,是大明技艺研究的起始。可谓是筹办艰难,举步维艰。

    皇上对王艮各格外看好,面色缓和,小奶音里透着惊喜。

    王艮老脸通红。

    皇上看着他们,感受自己腿上六个小铁球的重量,小大人地感叹:“学习辛苦。”学子们脸上激动的发红,异口同声:“回皇上话,不辛苦!”

    皇上摇头,脑袋上的金玉翼善冠跟着摇晃。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