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8(2/2)

    “我要是年轻五十岁,我也去当兵。”

    “姑母,我爹说,大明的宗室勋贵外戚武将们,紧紧地盯着文臣们的动作。姑母,文臣们会舍弃孔家吗?”

    事情定下,朝廷一面派人去和孔家沟通,一面去信给皇上。后宫里头,孔家宗妇,年轻的衍圣公夫人,在清宁宫和太皇太后正哭。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太皇太后的张家、前一任首辅李家都被罚没大笔银子,才得以保住这些土地。

    “以前可以说,宗室外戚占据大量土地,如今……”谢迁叹气:“我清查自家土地,才发现,自家那么多土地。”

    衍圣公夫人哭得悲戚。太皇太后轻轻一叹,“未嫁从父,出嫁从夫。百年喜乐不由己,这就是女子。”

    如果皇上能答应这样处理,是最好的办法。

    而这些人家,于国多少有点功劳。张家?孔家?如果说以前的皇家和朝廷,需要借助他们收拢人心,如今的皇上完全不需要,皇上一个人顶三倍的孔家和张家。

    良久良久,太皇太后长长地舒出一口气,半是感慨半是似真似假的遗憾。

    他们做阁老,每天如履薄冰、兢兢业业。家里的人,家族的人,那是真享福。不是说不能享福,而是……

    “附议。”

    “刑部这次审案子,暴露很多问题,急需破案人才。那什么,刑科学院……”

    其他各部尚书争着去抱“大财神”大腿。

    他狠狠心,一咬牙:“诸位,老夫是要退休的人。四川杨家的土地,如今保留一百五十顷纳税田。杨家的宅子,拿出来做工科学院。”

    “皇帝要正式招收女兵,建女兵编制。”太皇太后眼里都是冷漠,“你若不甘心,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江南不少大家女子,都积极写书办学馆,也要青史留名。”

    杨廷和岂能不知道,太皇太后的弟弟,还在刑部大牢里……商人和匠人目前能量不大,但勋贵外戚们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宫人们都笑,没有人当真:“太皇太后,女子当兵那多苦?”

    “工部要加造战舰的费用?”

    他们也是一颗忠心报国,立志青史留名的人!

    “附议。”

    户部尚书脸一黑:“没钱没钱!”甩手就要离开,奈何其他人都不放过他,就是最小透明的礼部,那也因为最近大明学院太多,急需很多礼仪人才,也要开礼仪学院……看得几位阁老情不自禁地笑。

    “附议。”

    “那是朝廷的决议。你只回去告诉孔家人,如果有办法,你叔叔不会还在刑部大牢。”

    太皇太后轻轻一闭眼,宫人做出送客的姿势,衍圣公夫人一步三回头,泪水涟涟地离开。

    其实,做出决定,也不是那么难,他们安身立命的,不是祭拜孔庙,而是这份公心。

    “姑母……?”

    提起这个事情,一位位阁老都是沉默。

    “兵部要给将士们换装备?”

    一个个,可算是解决这个天大的事儿,自觉今晚上可以睡一个好觉,都挺高兴。尤其户部尚书,乐得满脸菊花开——改革好啊,罚没银子好啊,国库满了不怕,我加盖一个!

    五位阁老做出决定,六部九卿自然都同意——他们官儿没有那么大,自然也没有很多家族财富,不那么心疼。

    “我知道孔家要保不住了。姑母,我知道。我就是想不通。姑母,我这一颗心分成两瓣儿,一个是娘家,一个是夫家,姑母,女子的命怎么那么苦?”

    “附议。”

    “可是姑母,侄女儿不甘心。江西张家……姑母,孔家也会被发配流放吗?”

    太皇太后眉眼不抬:“宗室勋贵外戚武将们,本就没有多少土地,还都改革了,你叔叔还在刑部大牢。”

    “姑母……?”

    “孔家……我同意王阁老的提议。儒家四圣的祭祀,有朝廷统一管理,天下所有圣人后代都一样。正好前一段时间册封墨子、老子……后人,都还没有正式册封,也没给土地,以后……圣人和圣人后代,分开。”

    王守仁疲惫的眼睛里一片清明:“有孔家自己提出,放弃封号、府邸、田、民……和普通百姓一样纳税,或者类同天师张家。朝廷收回孔家所有特权和曲阜县,委派官员……孔家或者可以保住部分家产。”

    “姑母?”

    世家大族一串儿,大官背后一串儿,富商一串儿……一个人吃百碗饭。老百姓千千万,抢一碗饭。

    衍圣公夫人再喊一声,双眼含泪,娇弱祈求,无法接受姑母的冷漠。可是太皇太后已经不想多说。

    太皇太后一笑,小宫女来禀告,皇太后来了。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