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2/3)

    “咦!啾!有鸟有鸟丁令威,得道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开仓劫粮路恢恢。”有只大鸟由打子城的城墙上飞下来,从众人的头顶迅捷掠过,在空中翻着跟头落到山门的房檐上,它展开满是羽毛的双翅呼扇着,“本仙丁令威,下凡救同乡。官家垒垒米,百姓辘辘肠。黄天降神兵,入城灭无常。五谷汗滴生,讨回理应当。”

    “寺主,是草寇进城啦?像是在攻打子城呢,一定是冲着军粮和盐巴来的吧?”总是面带微笑的延悟和尚,眼下也惊恐得面无表情,嘴角无意识地直抽搐。

    有好事的人一把扯住他,“快说说,老头子,你看清没,强盗有多少人啊?”正在这时,东面子城上传来击鼓之声。

    掀锅的汉子绝望地嚷着,“去什么去呀!我刚从别的地方过来,整个县城的寺庙都说没粮了。没希望了,难道要饿死在姑孰吗?”

    “是子城,双方打得蛮激烈的,这声音应该是在撞城门呢。”雷子耳尖首先分辩出来。

    “施主们住手!”赶过来的申空禅师朗声喝道,他的出现使混乱的局面暂时安静下来,人们都在注视着他,私下里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众位施主,老衲早就预料到有这么一天啦。佛祖讲‘人有善念,天必佑之’,我化城寺之所以施粥济民,正是不忍心看到施主们受饥寒的煎熬,不愿听无助的哀嚎。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事已至此,延悟,要到做功课的时辰了,我们去经堂吧。贞素,把勺子放下,不要拦着大家,让施主们进寺里去看嘛。”

    随即有博学的人响应他,“称呼同乡没毛病,陶渊明的《搜神后记》中第一篇就是写他的,说他是西晋豫章郡豫宁县辽东山人,曾在姑孰城东灵墟山修道,还做过南边泾县的县令,为给饥民开仓放粮被处以极刑,在法场上骑着黄鹤升仙的,这里也算是他的家乡呀。难道今天他是特意前来指点我们的吗?让我们进子城抢粮食吧。”

    “杀呀!”突然,从东面传来惊心动魄的厮杀声,不多时又发出“通、通、通”砸夯的响动。

    “急死人了,张员外,你快说呀。”延悟和尚急着又问。

    有人指着屋顶惊喜地喊着,“哎呀!是化鹤仙人丁令威吗?”这些饥民多是润州、湖州来的百姓,躲避战乱逃难来到当涂县,对丁令威的传说皆是耳熟能详。

    当即便有人随声提议着,“要是这样,我们还在这里等什么呢?不能在这化城寺一棵树吊死,去其他寺院看看吧。”

    “天老爷,那些人不是强盗,是神仙下凡呀。”老员外被眼前的事情惊呆了,他眼见那只大鸟又向子城方向飞走了。

    “真狠呢,谁的大脚板蹬在我的胸口上了?真痛啊。”头破血流的小沙弥把瘫软在地的维那和尚扶起来,大和尚龇牙咧嘴地揉着前胸。

    “看啊!那不是传说,是千真万确的呀,丁令威真的变成黄鹤啦,他还管我们叫同乡呢。”人群中发出惊异地叫声。

    从那边慌慌张张地逃窜来一些人,跑在前面的是那个老员外,他踉踉跄跄地冲到山门前,一边跑还一边喊叫着,“不好了!都躲躲吧,强盗们进城了,眼看就要攻进子城啦。”

    有正直的信徒为和尚愤愤不平道:“不能这么丧尽天良地对待师父们!寺主不会骗我们的,他乐善好施,宅心仁厚,每逢灾年都是第一个出来体恤百姓的。”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老爷,有几十个彪形大汉,从街那面冲过来,拿着刀枪来势汹汹,把守城的官兵撵到子城里去了。尤其有个黑大个子,长得像铁塔似的,力大无比呀,几斧子下去便砍倒了一棵大树,他们抬着树干正撞子城的城门呢。”老头子抹了一把脸上的汗珠子,心有余悸地对申空禅师说,“禅师呀,多亏了你,就差那么一点儿呀,若不是你让我穿戴好,晚走了片刻,指定和强盗碰个正着,成了他们的刀下鬼啦。”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