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2/2)

    “祖母,我回来您应该高兴才是,怎么还哭起来了,我没事儿,您放心。”

    诸事完毕,离家八个月之久,沈清疏已是归心似箭。

    不过也是她着相了,一直想着拿第一名。

    “这一走就是八个月啊,”老刘氏双手紧紧抓握着她的手臂,十分用力,好似有些站不住一样撑着,“你长到这么大,从来没离开过祖母身边,转眼却能一个人去应考了。”

    上辈子她父母去世之后,她早早就懂得了“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故要常想一二。”的道理。

    第二名?

    伴随着沈清疏的脚步,一道接一道的喊话声向内宅传去。

    “对对对,哈哈,恭喜关案首!”

    没了中案首的希望,沈清疏低头喝了口凉茶,只尝到失败的滋味,满口苦涩,不免有些意兴阑珊。

    她本该命丧黄泉,却侥幸得以存活,本就是天大幸事;不过学了一年多,却得中秀才,已经胜过他人数倍了。

    关意明是官宦子弟,父亲在外地做官,他身上还带着少年人的赤诚,言行举止有度,温文尔雅,沈清疏跟他聊这会儿,还算是合得来。

    毕竟是官办宴席,之后大家又坐了一会儿,面子到了就散了,离别时,关意明还很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沈清疏即日就要回京,跟他约定了四年后乡试再见。

    “沈兄,倘若不是我虚长了几岁,这次院试还真不见得能胜过你。”关意明感慨。

    那边桌上,已经是在一迭声地庆贺了,沈清疏看过去,位在众人中心的,是个十六七岁,面如满月,穿一身月白色袍子的少年。

    负鞍这时也看榜回来了,他知道少爷的目标,有些踌躇地走到沈清疏面前,“少爷,你…你是第二名。”

    沈清疏扶着她慢慢往里走,笑着说道:“祖母放心,我这次一口气中了秀才,接下来几年,都会好好呆在京城潜心读书的。”

    “哪里,你当之无愧,”沈清疏摇摇头,一番交谈下来,她对关意明也很是佩服,人家这可是实打实的学问,诗作也很优秀。

    “老夫人,少爷到了!”

    第15章

    从收到沈清疏中秀才的信儿起,老刘氏就每天数着日子等她回来,这几天更是日日都要到门口看个八遍。

    “三元楼里中三元,好彩头!”

    “诶,该叫关案首了。”

    坐席位次是按名次排的,关意明见沈清疏年龄相仿,主动跟她搭话。

    他十分谦逊地站起来给众人回礼,“哪里哪里,关某谢过诸位了。”

    ——

    想通这些,沈清疏顿觉郁气消散,重新高兴起来,甚至还能笑着调侃负鞍,“哭丧着个脸干什么,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家少爷我没中呢?行了,第二名也是非常好的成绩了,我很满意,赶紧打发人去府里报信儿吧。”

    他公务繁忙,时间宝贵,只挑了几名出色的学子考较勉励一番,动了几筷子菜意思意思就离席了。

    第二日的谢师宴,沈清疏近距离见到了主考官洪学政,之前考试她只远远瞄到过一眼。

    这应该就是刘伯所说的关意明了,连中小三元啊,就连她都有些嫉妒了。

    “少爷,少爷回来了!”

    虽然没了案首,沈清疏对他倒也没有什么意见。

    第二名能够直接成为廪生,每个月还能从朝廷领钱领粮食,比起那些头发花白仍未得中,正在痛哭流涕的老童生,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两人在中堂一照面,还没说话,老刘氏眼泪刷的一下就下来了,吓得沈清疏赶紧近前几步安慰。

    沈清疏回过神,马上明白过来,她跟关意明的成绩应该是不相上下,虽然她年龄小些,但她没有拿到府案首,学政肯定还是优先成全连中小三元的。

    这会儿她听见外面的喧闹声,一下子站起身来,激动地往外走,利索得完全不像是一个老人。

    “是,少爷下次定能夺魁。”刘伯听见这话,和负鞍对视了一眼,见她不是强颜欢笑,也笑着应是。

    洪学政年近五旬,原是翰林院侍读学士,外放学政,即将要任满回京。

    上辈子还笑看范进中举,没想到到了自己身上却也不能免俗。

    乡试三年一次,明年也是乡试年,但两人都觉得学问不足,还要打磨沉淀,所以不会参加这一届。

    “恭喜关兄!贺喜关兄!”

    他走了之后,在座的学子都轻松自在了很多。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毕竟第二名也不影响她成为秀才,十三岁的秀才,照样还是可以安一个神童名号。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