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2/2)
来中文系的一年,她接触过一些出版社,知道现在出版困难,许多书籍能出都是要倒贴钱给出版社的,书号更是越来越难。
张雅文惊讶地报了一个校名,范围不大,学校其实很好猜:“我当时去的就是这个学校。”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这一次面试只用了15分钟,快得让后面第三个面试的人有些猝不及防。
戴丽对叶栖栖这张脸很陌生,她停下脚步,问:“你认识我?”
张雅文和戴眼镜的男人先打了招呼:“主编,你今天来了。”
她记得她修文批史的时候结课成绩是A ,黄老师送给她一本他和夫人合作的学术合集。
当时张雅文已经进了出版社,因此,听到这一条,她没有过滤掉,而是记在了心里。
一整个房间的人都愣住了。
陌生人的提问很没有礼貌,但叶栖栖出于教养,还是回复了,简单点头。
叶栖栖站在一边,将张雅文扭曲的面容看在眼里。
是所谓的“学术伉俪”。
她边说边翻动那张密密麻麻的简历。
这下,正好用得上。
“你的托福成绩很高,我们这个项目需要联络一些海外的作者,这个会用得上,考托福是为了以后去国外读书吗?”
其实这算是另一个和这次面试无关的问题。
叶栖栖心里说,我知道你去了这个学校,她点头:“是,春天的樱花很美。”
绿裙子女人率先站起来,急切地开口:“张老师,李老师,你看,这个实习,我不要实习工资怎么样?”
刚才在面试的时候她就发觉这个女人很奇葩,就算是贴钱,她都不会要她。
古籍出版社的主编,这个人叶栖栖有点印象,这得归功于谢琳,谢琳是F大的本科生,对系的掌故十分清楚,在修文学批评史黄老师课的时候,她不止一次提过,黄老师的夫人和他都是学术狂人,就是古籍出版社的主编,地位很高。
女人的碎碎念还在继续:“我还以为这样的工作不会有人来呢,居然还多出你们两个。”
第三个人的面试持续时间并不长,很快,三个人都走了出来。
这年头什么人都有。
难道她动摇了?她想。
但是叶栖栖却认真回答了:“本科交换去了美国的一个学校。”
“这些地方,一天的工资都不够在周围吃一顿午饭的,来这里难道是做慈善?我是被我爸妈硬逼着过来的,家就在这附近,走路上班就可以。”
叶栖栖摩挲着玻璃茶杯,用来缓和身体的僵硬和凉意。阴雨天,温度并不高,房间空调又太足。
正在一群人僵持的时候,楼梯上走下了一个很有威严的老妇人。
这一条她没有写在简历里。
绿裙子女人端详着叶栖栖,问:“你是本地人?”
张雅文的脸色变幻莫测,对这个奇葩发言感到震惊。
叶栖栖回到之前的客厅,桌上新泡的茶还冒着热气。
叶栖栖将女人的声音和外面又下起来的雨声都当作了背景音。
这一年,她深知自己和这些中文系学生思维模式的差异,一时间冷静的判断都被搁置到了一边。
“是美东还是美西?”
黄老师的夫人姓戴。
张雅文更加感慨万千:“我和我这个师妹真是太有缘了,同一个导师,还在同一个学校交换过。”
或许真的会以经济成本来考虑录用的人,她在面试官口中的“多才多艺”并不一定是一个加分项。
“美西。”
主编经过她的时候,她轻轻开口说:“戴老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