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3)

    薛悯笑着问“好看吗?”

    夜澜嘴角含笑,语带骄傲“好看,特别好看,长得和个瓷娃娃似的。”

    薛悯停下脚步没说话,直到背上那人昏睡过去,他才颤着嗓子低低的回道“他找到回家的路了,也看到你立的碑了,可等他寻到你的时候,你却不在了。”

    夜澜在薛悯肩背处蹭了蹭脑袋有些昏昏欲睡“那时皇城刚发了大水,他也不知是从哪里被冲过来的,裹着身泥拖着一条断腿,可怜兮兮的缩在桥洞子下面,我好心带他走,他还梗着脖子不愿意,简直不识好歹。”

    夜澜盯着那两道身影看了好久。

    薛悯将手里的钱袋子放到书案上。那书生拿起钱袋子将里面的东西倒了出来,正是三两金,三钱银,三文铜,不多不少。

    那小娃娃是因夜澜死的第一个人,后来因他而死的人愈来愈多,多到连他自己都不想活了。

    书案旁立着一道虚影,是个儒雅的书生模样。那虚影见了薛悯渐渐的化成了实体,俯身作揖“公子诚惠。”

    楼门口的飞角屋檐上挂着一红一白两串儿灯笼,红为喜,白为丧,意为:入此楼者,非死即生。灯笼里的火烛也不知是用什么做成的,散着幽幽蓝光无端的就生出了几分鬼气。

    薛悯又问“后来呢。”

    夜澜初到上清门时常问自己,若那日他没将那小萝卜头一个人留在茅屋里,他是不是就不会死。火那么大,他的腿又伤着连跑出去躲一躲都做不到,只能孤零零的一个人坐在木床上看着火一点一点的越烧越大。

    顿了一会夜澜又轻声问“坟无名,碑无字。你说,他寻不寻的到回家的路,看不看的到我立的碑。”

    夜澜眨了眨快要闭住的双眼轻笑“不愿意又能如何打晕带走就好了,总不能让他呆在那里被洪水淹了。”

    薛悯背着夜澜缓缓跟着人群移动“哥哥是怎么捡到的。”

    薛悯侧头看他“哥哥在瞧什么?”

    新安街道的路很长,薛悯走的很慢,直到月上枝头他才在路尽头的一座三层小楼前停下来。

    一道略显书生气的嗓音从楼里传了出来“月上枝头夜,开门迎客时,公子请进。”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夜澜将搭在薛悯肩上的脑袋移开“我像他这般大的时候曾捡到过个五岁的小萝卜头。”

    薛悯刚要伸手将人拉起,那小娃娃就被匆匆跑过来的小童抱了起来。那小童七八岁年纪,长得清秀文静,他将小娃娃从地上抱起来后,又仔细的检查了一番,见他没受伤便向薛悯半弯下腰道了句抱歉,然后拉着小娃娃跑了。

    薛悯笑出了声。夜澜强打着精神接着说“我把他背回家,又烧水给他洗了澡,那时候我就想这又臭又倔的小萝卜头长的定然难看的要命。哪料到,等我将人扒光洗干净才发现,他竟长得白白净净,软软糯糯的。”

    夜澜闭上眼又轻又缓的说道“死了,被大火烧死了。”说着夜澜不甘心的哼了声“那小萝卜头的嘴比河蚌还严,我任劳任怨的养了他大半年,那小混蛋竟连个名字都不告诉我。害的我……。”夜澜将脑袋埋进薛悯的后背,嗓音哑了几分“害的我想给他立个碑,都不知该刻什么,只能给他立个无名碑。”

    待薛悯进了楼,那楼门又吱呀一声缓缓合了起来,整座楼在月色里渐渐变得透明最后消失不见。

    又过了半盏茶的功夫,那楼悠的自三楼左侧的第一间房间里亮了盏烛火,一息过后第二个房间的烛火也亮了起来,等一楼右侧最后那间房里的灯烛亮起来的时候,那楼门便自里而外被推了开。

    楼内白雾茫茫,薛悯抬脚踏出一步,那雾气便向后挪开一分。雾气的尽头摆着一张朱红色的书案,书案后横挂着一幅字,上面写着:不问来处,不问归途,不问因果。

    那楼无牌无匾通体漆黑,只在楼门口立着个一人高的石柱子,上面用朱砂绘着三个大字:三不问。

    薛悯勾着笑应了一句“嗯。”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