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2/3)
翁知许眼里一热,咳了一声,问道“那什么,你不是没死吗,那骨灰哪来的。”说着又疑惑的问了一句“你是怎的逃出去的。”
玉衡君要了间上房,点了满桌子的菜,等夜澜吃过饭又带着他调息打坐了半个时辰便叫人去睡觉。夜澜夜里睡不好,玉衡君给他点了些安神香,等他睡熟了便坐在房间的小榻上打坐。
玉衡君望着夜澜心里骤然升起一股满足感,他揉了一把夜澜的脑袋缓声道“走吧。”
夜澜仰着脑袋疑惑的看着玉衡君。
夜澜捏着块山楂糕瞧着前面的人群问道“师尊,我们来这里做什么。”
夜澜刚离开村子的那段时日夜夜都能梦见那场大火,每每被惊醒便在床头枯坐一夜,他夜里睡不好,白日没精神,饭也吃不下几口,才两个月就病了三次。夜澜年纪小那些补气养生的丹药不能多吃,便只能在吃食上精心些,玉衡君带着他走走停停,听说哪里做的饭食好吃便在那里住上五六日,等夜澜吃腻了才离开,可即便如此夜澜依旧瘦成了皮包骨。
翁知许侧身险险避过,恼火了“我说,你是有毛病不成,都说了不能动手,你抽什么……风。”话没说完,翁知许就渐渐消音,非常识相的闭了嘴。
翁知许望着那一大一小的背影喃喃自语道“这便是七大名剑之首却邪剑的剑主,上清掌门,半步飞仙――玉衡君,果真是风姿卓绝,名不虚传。”说完他又看向薛悯嘴欠的问了一句“哎,听到你那哥哥为了找你去修仙,什么感觉,感动吗。”
夜澜面上露了几丝愧意“都是我拖慢了师尊的脚程。”
薛悯刷召出慈悲剑一剑砍了过去。
流金城富庶,夜市上人来人往的也热闹,玉衡君左手提着点心,右手拉着夜澜,见他吃完了就又给第一块。
乌金河里生了许多河蟹,刚入夜那些河蟹便栖在河堤上,夜澜手里拿着根柳枝趴在河堤的围栏上去戳弄它们,围栏有些高他大半个身子都挂在了外面,玉衡君瞧见了伸手将他从围栏上抱下来握着他的手将人带到一个糕点摊子前,从里面挑了几样开胃的点心给夜澜递了一块又牵着人继续往前走。
玉衡君被他那双水汪汪的大眼一瞪,心里立时软了三分,抬手就揉了一把他的脑袋“说来也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为师受命来这流金城除祟,受了些伤便借住在一户柳姓人家修养,伤好后我曾许过那对老夫妇一个心愿,只是他们一直也没来找过为师,约莫三个月前那户人家早早出嫁的小女儿突然给上清门送了份信,说她家小儿患了眼疾,求我帮忙医治。那对老夫妇已经没了,她家小女儿提这个请求合情合理,我便下山来看看。”
玉衡君顺手又揉了一把他的脑袋,满不在乎的说道“她那小儿子的眼疾已经好些年了,晚一晚也出不了甚问题,我们抚渊身子不好走的慢点多休息休息理所应当。”说着又拉夜澜走进了一间客栈“走了这么久,你也该累了,今晚我们就在这休息等明日再抽空去看一眼她那小儿子。”
据说十几年前,流金城还是座荒城,城中人口不足五十户,且都是从战场退下来的伤兵老人全靠府衙救济才勉强糊口,而那乌金河也不过是条污水沟,有一年城中连降七日大雨,河水暴涨冲塌了护城墙也将河里的污泥都带了出去,雨过天晴,有个拾荒的老翁竟从那河里捞出了一把金砂粒,此后不过几年流金城便名声大噪成了有名的消金窟。
码头边停着艘两层高的画舫,那画舫造的别致,船顶的四个飞角檐各挂着一串占风铎,远远望去像是座宫殿,画舫门口一左一右立着两块竖牌匾上面刻着“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有富商捧着一匣明珠,浩浩荡荡的堵在门口,扬声要包船游湖。
第十七章 娇惯
看他有些吃不下,玉衡君将他手里的糕点拿过来装回袋子里“带你来这流金城看看,顺便还个人情。”
薛悯低低回了两个字:兔子。说完又沉默了下去。翁知许还想追问,猛的想到刚刚那一剑,非常识时务的转了话头“人都快走远了,我们也走吧。”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刻薛悯通红着双眼,浑身都散着莫名的悲怆。他收了慈悲剑,转身走到梁老头的坟前,“咚”的跪了下去以额触地重重的叩了三个头,又跪着移到那无名碑前哑着嗓子叫了一句:哥哥。
薛悯从地上站起来望着小夜澜的背影缓缓地跟了上去。原来那一日,他们两个曾离的那么近,一辆马车,两个方向,分开时是生离,再见时却是死别。
“嗯。”夜澜应了一声,又去给梁老头磕个了头,起身后又抱了抱那无名的墓碑,随即跟在玉衡君的身后下了山。
夜澜在山上呆了一夜,头有些发晕,不小心踩空了个水坑人便向前栽了出去。玉衡君眼疾手快的将他拉住,然后握着他的手一路不曾放开。
流金城内有条丈宽的乌金河,才刚入夜,那乌金河上已是灯影晃晃,人影绰绰,丝竹之声不绝于耳。